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宏观数据分析     检索到  43335  条相关信息

从2005年1~8月份的各类宏观经济指标来看,去年以来的宏观调控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效果,我国的宏观经济已经出现放缓的迹象。目前宏观经济正处于十字路口,几种风险同时存在。我们预计下半年宏观经济会缓慢下行,2006~2007年需要警惕通货紧缩的风险。从数据上来看,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出现高增长和低通胀的格局。第一、二季度初步核算的GDP增长率都高达9.5%。CPI...

作者:李善同 行伟波 许召元 出版时间:2005年12月

本报告提出了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的宏观指导框架,并运用此框架,对2016年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与相关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之间的匹配性进行了初步评估。分析结果显示,2016年大多数地区最低工资标准与当地相关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较为协调;最低工资标准实际增速与同期人均GDP增速差距有所缩小,但最低工资标准与主要相关指标的协调性存在较大程度的地区分化。在宏观评估的基础上,...

作者:胡宗万 HuZongwang 出版时间:2017年09月

本章在2003~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通过Order Probit模型,分析经济增长(人均GDP)、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宏观经济发展维度对主观幸福感影响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破解我国纵向的幸福收入悖论。

作者:冯贺霞 出版时间:2016年11月

新农保制度可持续性评估涉及一些宏观因素,在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对新农保制度实施可持续性评估之前,有必要对这些宏观因素进行分析,弄清这些因素对评估造成的影响,可以使新农保制度可持续性评估更加客观、全面、合理。

作者:王翠琴 出版时间:2019年08月

本文分析了2006年宏观经济的基本情况,对2007年宏观经济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促进宏观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作者:何晓明 出版时间:2006年12月

本文首先研究了2006年宏观经济指标走势;接着分析了土地政策在本轮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最后一部分总结了土地调控的特点,并提出了建议。

作者:李善同 许召元 刘云中 行伟波 出版时间:2006年12月

前面几章关于教育获得与教育流动的定量研究,主要以社会学个体主义方法论为指导,通过描述分析掌握代际视角下社会成员的教育获得与教育流动状况,并通过解释分析深入探究父代因素对子代教育获得与教育流动的影响逻辑。毫无疑问,个体主义方法论是社会学定量研究得以操作化的根本途径,对于剖析变量间的微观、数量和方向等关系具有显著优势。但是,也应该注意的是,个体主义方法论指导下的...

作者:张义祯 出版时间:2018年07月

河北雄安新区的设立改变了京津冀核心区域发展格局,雄安新区的加快建设将在“十四五”时期内初步形成以京津雄城市群为核心的区域空间构架。本报告通过对京津雄和上海、重庆近20年主要宏观指标的回顾和比较,初步建立起一个京津雄城市群的宏观分析框架。宏观计量模型预测分析表明,“十四五”期间京津雄城市群的经济规模将明显提升,发展质量也将有显著提高。建议强化雄安新区科技创新引...

作者:张智 出版时间:2022年04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