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宋代文化     检索到  28027  条相关信息

宋代的科举制度,20世纪已有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和日本学者进行过研究,但前人主要局限于史籍文献(研究者几乎都是历史学者),而对文集中大量的材料则很少利用,且对制度方面的许多问题,如进士科的诗赋、经义之争与考试科目变迁,“诸科”及其考试,发解试及南宋“类省试”等,前人或极少触及,或考焉而不详。该成果正是对这些研究空白或薄弱环节做了全面而翔实的考察,且有考有论,...

作者:出版时间:2009年01月
关键词:

考索历代研究成果,对宋诗是否入乐问题的认识,大致有四种观点:诗乐亡而词乐兴;宋诗不入弦歌;诗到宋代渐不可歌;诗词同时入乐,相长相成。第一种观点是伴随着“乐府”研究而产生的。自明以降,影响深巨。罗根泽《乐府文学史·结论》部分表述得最为明确。第二种观点集中反映在明谢榛《四溟诗话》和清吴乔《围炉诗话》中。这种观点较第一种表述得更为直截了当,也为人们所普遍...

作者:出版时间:2009年01月
关键词: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发布时间:2025-07-11
关键字:宋代;贫困;话语体系;权力关系

高丽名僧义天于1085-1086年间入宋求法,随华严高僧晋水净源学习。北宋官方对此高度重视,开辟慧因寺作为接待场所。慧因寺由此改变原先的宗派属性,并在随后辟为华严宗的专宗寺院。慧因教院作为华严宗固定的传法阵地,在培养专宗人才、扩大宗派影响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对于华严宗“中兴”有着重要乃至决定性的意义。

作者:葛洲子 GeZhouzi 出版时间:2018年03月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研究了崇州市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首先,介绍了崇州市文化资源情况。其次,总结了崇州市文化资源转化成文化资本必须解决的问题。最后,提出崇州市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的对策建议。

作者:黄志文 秦世革 兰策元 出版时间:2009年08月

大宋名相园即吕文穆园,为挖掘吕蒙正的文化影响,丰富洛阳的文化旅游,在吕文穆园的原址上复建开发建设新的文化景区,是洛阳市首家再现洛阳宋代园艺的园林。该园依托吕蒙正的历史影响,挖掘礼孝等传统文化内涵,以期收到“一座名相园、半部中国史、转眼越千年”的效果。它是集文化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文化园区。洛阳大宋名相园的复建不仅再现当年园林美景,而且挖掘...

作者:涂洪樱子 出版时间:2018年09月

本篇首先介绍了平顶山文化发展现状,然后总结了平顶山文化发展取得的成就,以及平顶山文化发展的三大亮点,最后提出了平顶山文化发展的展望。

作者:中共平顶山市委宣传部 出版时间:2008年01月

嵩县文化资源丰富,2014年嵩县围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旅游业发展等取得明显成效。本报告通过分析嵩县文化发展现状,提出了下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作者:高永 李星辉 出版时间:2015年07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