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2023年,黑龙江省正经历产业升级与深化改革影响下的经济转型期。受多年疫情与内在结构性问题影响,全年省内CPI持续走低,体现为需求减弱与经济增速放缓。食品价格下跌、居民收入增长缓慢以及人口结构老化,都是导致消费需求减弱的关键因素。面对这样的挑战,建议稳定粮食供应,保护消费者与生产者利益,同时通过提高就业率、居民收入水平等激发内需潜力,促进黑龙江省经济的可持续...
2019年以来,黑龙江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呈温和上涨态势,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逐渐扩大,1~9月,黑龙江省CPI上涨2.3%,低于全国均值0.2个百分点,从分类指数来看,9月黑龙江省CPI八大分类指数呈现六升一降一平格局,食品类价格上涨9.1%,拉动CPI上涨2.2个百分点,是CPI上涨的主要推手;综合考虑翘尾因素和新涨价因素的影响,初步预测2019年全...
2013年,辽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高开低走,八大类商品呈“七升一降”态势,总体运行较为平稳。受CPI翘尾因素及国内综合成本的上涨影响,辽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较为温和;食品类价格呈现回落态势,但依然是CPI的重要推手,特别是鲜菜价格上涨剧烈。预计2013年辽宁能够完成年初制定的3.5%的调控预期目标;尽管2014年影响区域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但翘...
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尽管疫情对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较大的冲击,但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2021年,受生产领域价格上涨、猪肉价格大幅回落等因素影响,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3个百分点,整体物价水平处于合理区间,实现了对全省物价的调控目标。预计2022年,黑龙江省CPI涨幅较2021年有所上升,全年CPI涨幅在...
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河南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走势既遵从了全国物价变动的大趋势,又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2013年,受经济发展外部环境好转有限、需求不足和投资增长乏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河南省CPI增速呈现出先下降后微弱上升的态势,基本维持在2.6%的水平。进入2014年,河南省CPI上涨压力明显减弱,同比涨幅持续回落,与全国相比,河南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本文首先提出CPI上行在中国并不一定预示着通货膨胀,不可将物价变动的复杂成因简单地归结到仅仅看CPI增长率走势 就判定是否发生了通货膨胀。然后又指出CPI上行未必都是货币政策放松的结果,并且管理通胀预期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021年1~8月,河南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8%,较上年同期回落3.0个百分点。从CPI自身构成来看,本轮CPI大幅回落,主要原因是食品类特别是猪肉价格大幅下跌,初步预判2022年河南CPI将呈现温和上涨态势。最后,本文提出了稳定生猪生产、加强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内需促消费等建议,以促进居民消费价格平稳运行。
2011年,辽宁物价再现上涨较快态势。1~9月,辽宁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上年同期上涨5.5%,PPI同比上涨7.3%,通胀形势虽然严峻,但仍处可控范围内。展望2012年,国际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国内生产要素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翘尾等因素将推动辽宁物价上升;但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增速回调将抑制物价水平的过快上涨。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