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随着贵州省平塘县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项目(以下简称FAST项目)建成运行,平塘必将成为一个国际天文学术交流与研究中心、世界级的天文科技旅游目的地。为了更好发挥FAST项目这一天文科技旅游主载体作用,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国际天文科技文化旅游集聚区,本文从集聚区定位、发展思路、总体目标、空间布局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胡铁磊,中共党员,“三线”子弟出身,贵州大学硕士,毕业后主要供职于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现任贵州省科协省院士专家服务中心主任。2014年到2020年,应党委、政府下派,先后赴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参与扶贫工作,历任余庆县小腮镇党委副书记、余庆县科协副主席、平塘县委常委、副书记等职务,扶贫期间发挥政策了解、科技资源等优势、深入基层,...
黔南州文产企业以微小企业为主,近年来黔南州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侧重于文化旅游产业、民族歌舞演艺业、民族民间工艺品业、茶文化产业、文化休闲娱乐业和新兴文化产业。尽管黔南文产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调研发现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人才缺失,投融资渠道不畅,品牌和专利意识薄弱,政府扶持力度不大等。结合黔南州政府关于文化产业的工作计划,本文提出了助力黔南文...
《贵州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6~2017)》以“十三五”时期贵州文化产业发展为主题,由总报告、专题研究篇、案例篇、大事记等部分组成。“十二五”以来,贵州文化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结构不断优化,“文化+”发展战略成效初现,产业发展平台不断夯实,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多彩贵州”文化品牌培育取得良好成效,国有文化企业改革深入推进,形成了报业、期刊、广电、出版、演艺、影...
2016年9月25日,“中国天眼”在贵州平塘县落成启用,该球面射电望远镜口径达500米,为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也是最灵敏的望远镜,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基于“中国天眼”打造的天文科普小镇也纳入国家及地方发展范畴,平塘县航龙村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并被打造成天文科普文化小镇。打造贵州省黔南州一张靓丽名片,推进科普基地建设工作,促进黔南文化旅游快速发展,建设和谐美...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在民族地区开展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研究,推动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的高度融合,有利于提升民族地区知名度、美誉度,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中共贵州省委常委会专题听取黔南州工作情况汇报时,要求黔南州“要坚持‘三游’并重,既抓好自然景观游,又抓好民族文化游,还要抓好天文科普游”。因此,民族文化旅游对于黔南来说显得极为重要...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