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文以117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各项数据为基础,分别依据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所属地区将这些国家纳入不同群组,进一步对这些群组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类型、生态文明建设进展类型进行分析,力图揭示国家收入水平、所属地区同生态文明建设的潜在关系;与此同时,基于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高低和进展快慢,将117个国家分为领跑型、追赶型、前滞型、后滞型、中间型五个生态文明类型,并对不...
本部分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类型的分析,文章首先介绍了类型分析方法以及2012年六大类型,之后进行了类型变动的分析,最后得出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结论。
我国各省份自然地理条件、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主体功能区定位各不相同。生态文明建设最新评价结果显示, 目前各省份各二级指标得分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各异, 表现出不同特点, 属于不同类型。 因此, 划分生态文明建设类型, 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针对性, 对于各省份确立恰当有效的建设策略, 具有重要意义。最新类型分析结果显示, 与 2010 年相比, 2011 年我国生...
本文主要是将我国各省2010年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情况作了六个基本类型的划分。文章首先介绍了基本的划分方法,接着将我国各省2010年的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划分为均衡发展型、社会发达型、生态优势型、环境优势型、相对均衡型、低度均衡型等几个类型,最后对4个生态文明建设类型发生变化的省份进行了分析。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使用一、二、三级指标来综合评价各省份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得到了各省份的生态文明建设得分和排名。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类型分析,便于各类型和不同特点的省份更有针对性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基于此,我们根据各省份二级指标得分,同时兼顾各省份的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主体功能区定位等,将中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划分为六个不同的生态文明建设类型,同时探索各类型...
中国各省域的资源禀赋、社会发展水平、生活习惯各不相同,使得绿色生活建设也呈现不同特点。课题组尝试基于GLI 2016的评价结果,对31个省域的绿色生活建设进行类型划分,以把握各省份当前绿色生活建设的共同特征,分析有共同点省份的建设现状,探寻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水平的方向。
本文首先介绍生态文明建设类型的划分步骤,然后对2009年生态优势型、均衡发展型等六大生态文明建设类型及其特征进行分析,接着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类型的变动以及各生态文明建设类型的发展策略,最后得出基本结论。
本章从产业、禀赋、主体和功能四个角度划分了乡村振兴的基本类型。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