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排放强度     检索到  9661  条相关信息

中国农业生产方式正处于关键转型期,支农财政和农业技术进步强化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冲击,通过影响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等途径产生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本章基于2000~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支农财政补贴、农业技术进步偏向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经验检验结果表明,支农财政补贴提高了农业碳排放强度,但是与资源禀赋相耦合的农业技术进...

作者:吴伟伟 出版时间:2018年10月

厘清区域隐含碳排放强度网络空间变化及影响因素,对尽早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显著意义。借助2020年重庆地区隐含碳排放强度值,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描述重庆地区隐含碳排放网络结构变化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地区隐含碳排放强度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化特征,工业和第三产业发达区县的网络结构特征值变化最为显著;网络中心性对重庆地区隐含碳排放强度变化的影...

作者:谭灵芝 储伟 杨书菲 蒋坤芸 出版时间:2023年03月

县(市)域碳收支平衡情况是研究县域低碳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小尺度碳源与碳汇估算过程中,必须强调他们之间的可比性,应尽可能地选择可比性较强的同类型区,以实测值为依据,否则将严重影响碳排放的估算精度。

作者:郭荣朝 出版时间:2016年06月

上一章我们对二氧化碳的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人均GDP)进行了实证研究,但考虑到二氧化碳排放问题的重要性以及二氧化碳与煤炭消费之间的关联性,本章将对煤炭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特别是加强对碳排放强度的研究。

作者:方行明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本文解读了我国温室气体清单,分析了1994~2018年我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情况。随着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低碳政策措施的实施,我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经历了先增加后平稳降低的历史过程。

本文主要记述了关于世界上主要国家能源与碳排放的部分统计数据。

作者:出版时间:2011年12月

本报告采用GDIM模型对吉林省工业及分行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并提出节能减排的政策建议,结果表明:吉林省工业碳排放量的总体趋势为先增长后下降,其中煤产品的贡献率最高,达50%以上,分行业部门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的碳排放量最大。从影响因素来看,投资规模、产出规模和能耗规模对工业碳排放具有明显的促增效应,投资碳强度和产出碳强度则是碳排放减少的重要因素。...

作者:刘杰 刘鉴 出版时间:2022年04月

本文将基于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工具来测算中国区域环境规制强度,得到各区域的综合得分,反映中国各区域的环境规制强度现状,为各地区环境规制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作者:吴一超 出版时间:2020年01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