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据村民反映,保根他拉嘎查早在清末民初就有农业开垦史。但从自然条件来看,保根他拉嘎查适合农业种植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土层较厚、土质丰腴的北部;而南部、东南部沙化严重,不适合农业生产。农业虽然不是保根他拉嘎查的传统经济和支柱性产业,但粮食和蔬菜是村民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农作物是村民食物的主要来源。
格尔木农垦(集团)有限公司(青海省国营格尔木农场)在格尔木开垦荒地、治理碱滩、开发绿洲农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公司以农为主,是农工贸综合经营的农垦企业,第二产业以建材产品生产和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第三产业以商铺、摊位租赁为主。目前,已形成农、林、牧、副、渔及工、商、建、运、服十个轮子一起转的全方位产业链。
民国河西走廊地方档案记载了水利活动中汉、藏两族互动的诸多个案,主要围绕水源林保护与祁连山山前草原开垦中是否选择灌溉两个问题展开。其中,汉、藏两个民族的相互关系并非竞争性,主流是融洽、和谐的,但其具体表现则较为复杂,并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这也表明民族关系可以从十分具体的社会生活中予以体现,而特殊的自然环境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会对民族关系的具体形态产生某些关键性影...
荒漠化现象在人类存在早期就出现了。古代苏美尔人过度砍伐森林,导致曾拥有5万人口的乌鲁克城邦成为荒漠中的沙丘。有“罗马帝国粮仓”之称的北非,曾有600座城市,现在成为千里不毛之地。进入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规模开垦西部大草原而造成严重的风蚀沙化和沙尘暴,北美大陆的80%地区受到影响,高达300米的黑风暴穿越纽约市进入大西洋几百公里海域,纽约成为著名的“尘窝”...
古城子村现有各类耕地2130亩,其中旱地470亩,水地230亩,苹果园1120亩,枸杞23亩,开垦荒地80余亩,人均耕地1.96亩。其中水地多年来数量稳定,没有明显的增减,而开垦的80余亩荒地,也几乎都是水地。这个数量的意义在于,所有的旱地和水地足以保证古城子村所有村民的吃粮问题,而其余的耕地则用来种植经济作物,作为农民创收的主要来源。
在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中,林农争地的问题十分突出,并随着人口的增长呈加剧态势,并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施加了负面影响。三峡库区主要水系的流域内人口多,农业压力大,带有地方政府行为和个人行为特征的“毁林开垦,乱占林地”问题十分突出,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湖北省黄花乡的实践表明,“封山植树,退耕还林,生态移民”能充分发挥林业在遏制水土流失,根治水旱灾害...
长城曾经作为分界线,将畜牧业与农业分开,但是这条界线逐渐被打破,内蒙古逐步形成了农业与畜牧业混合的情况。在人民公社时期,牧民被要求开荒种粮,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牧民开垦水浇地种植饲料粮,他们停止了走场,实行了草场承包,牧区已经越来越像农区一样经营畜牧业。但是地下水仍然是公共资源,对它的管理和经营是保护与发展一对矛盾中至关重要的因素。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