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德清     检索到  83  条相关信息

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是中国淡水渔业复合养殖系统的典型,是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一。该系统所在的德清县位于长三角腹地、浙江省北部,东苕溪流域、天目山余脉的缓坡地带,湿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44%以上,有“水乡泽国”之称。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水域资源为该系统发展遗产旅游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德清县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依托,形成了以多种研学教育活...

作者:杨伦 张冰彬 出版时间:2024年03月

本报告总结了浙江省德清县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基本经验。通过典型案例展现了德清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主要做法和实际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的政策建议。

作者:沈国明 关涛 徐忠国 蒋明利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本文介绍一些地方可供借鉴和推广的美丽乡村发展之路,包括山西大同、河南漯河、浙江德清、安徽巢湖的产业发展,浙江安吉、云南安石、福建新厝镇、重庆荣昌区的生态发展,山东武家村、山东武家村、福建斜溪社区村、湖北二官寨村的乡风文明,浙江桐乡、湖南油溪桥村、福建省罗溪镇、广东省惠州市的乡村治理等典型案例。

作者:郑玥 出版时间:2022年04月

若从村庄治理结构变迁视角去考察德清农地利用方式变更的机制机理,大致有三:其一,土地要素盘活已构成乡村产业升级与转型发展的推动力;其二,在土地利用模式变更作用之下,村庄产业模式的变迁引发了村庄治理结构的变迁;其三,“乡贤参事会”与“联村发展”类组织机制的孵化和运作,促进和规范了农村土地的利用开发,当然,其面临和亟待克服的问题也不少。于是,此类变迁还昭示着国家如...

作者:李敢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作为本书的开篇,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中国百村经济社会调查”德清调研子课题的进展概况,以及本书的内容架构和对应梗要。具体而言,首先,依据学术论著写作的常规路线,交代了本书的研究背景,并提出了主旨性研究问题“乡村活力如何维系与提升”与“村庄转型和产业升级向何处去”。其次,对调查地点,同时也是调查研究对象———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东衡村和燎原村,进行了简要介绍(这类资...

作者:李敢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一个人的精神生活在整个人生中的作用非常大。如何来解决精神生活层面出现的问题?如何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我们看古人是怎么做的。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化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即儒、释、道三家。明代高僧憨山德清曾说:“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春秋》代表儒学,《老》《庄》代表道家,参禅的“禅”代表佛家,中国古代三家三足鼎立构...

作者:董群 出版时间:2013年07月
关键词:佛教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和农业古国,悠久的农耕文明和广袤的国土造就了丰富多样的乡村遗产。包括系统性农业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村落等在内的乡村遗产,既是乡土中国发展的印迹,也是全面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资源基础。研究与实践表明,旅游是乡村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的重要途径,并已发展出乡村研学旅游、乡村康养旅游、乡村生态旅游、乡村美食体验旅游、乡村民宿旅游等多种业态。...

作者:孙梦阳 孙业红 闵庆文 张晓莉 王静 刘志华 出版时间:2024年03月

教育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现代教育在其肇始之际,就定位于充当国家与人民求富求强的利器,是现代政体、民族身份得以建立与合法化的重要熔炉。本研究进入具体的村庄,具体的族别、性别,具体的经济阶层,具体的亲戚关系、活动空间、信息空间之中,来看村庄中的人,他们的生计操持、文化表达与教育诉求,来考察教育之于村庄的意义。

作者:刘云杉 出版时间:2009年01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