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总人口达峰是我国人口形势在2012年劳动年龄人口达峰后的又一个重要转折,此后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短期因素变为长期制约,而我国的宏观调控体系也需顺应上述新的变化,摒弃短期需求管理的惯性思维,采取新的应对措施。通过分析发现,在“十四五”期间,总人口的减少幅度尚不大,人口变化的平台期对消费需求的影响较小;进入“十五五”之后,随着人口负增长的规模逐渐扩大,以及人均...
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曾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老农保)。历史证明,老农保缺乏广泛的适应性,即使通过强力的行政推动,老农保在其顶峰的1998年也只覆盖了8025万农村人口。而且,参保农民的缴费水平低,参保人员主要集中于农村的干部等强势群体以及义务兵、新婚夫妇、农村教师等在行政压力下被迫参保的对象。针对老农保实践中的问题,1999年国务院要求...
2004年,中国法治建设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在本文中,工作组分别梳理了这一年间我国民主法治建设在以下九个方面的新发展与新变化:一表决通过第四次宪法修正案,增强公民法治观念、普及宪法知识。二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做出专门决定。三通过全国人大成立五十周年纪念活动,回顾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全面总结我国...
人口是地方发展与进步的基础。调查报告发现,柳州市人口规模基数大、增长速度快,源于人口的自然增长和社会增长;柳州市的区划调整也带来人口分布上的变化,同全国人口变动趋势一样,柳州人口也面临着流入和流出的双重流动现象;此外,文章也统计分析了柳州市的人口年龄结构、民族结构。
中国人口在2022年达峰后将在14.1亿人左右小幅波动,“十四五”时期稳定在峰值平台期,人口平均每年下降50万人左右。“十五五”时期速度加快,年均下降约200万人,预计2020~2030年总人口累计下降1%左右。劳动年龄人口自2022年进入迅速下降阶段。不同年龄组人口的达峰时间不同,少年儿童人口规模首先于1977年达峰,随后是劳动年龄人口达峰,15~49岁育...
人口年龄结构是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通常用百分比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结构不仅对该地区、该时点与未来人口发展的类型、速度和趋势有重大影响,而且对该地区、该时点与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影响一个地区人口年龄结构的直接因素主要包括:出生率、分年龄组死亡率、分年龄组迁移率。
人口过多一直是制约静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在计划生育政策的有力推动下,居高不下的出生率得到了有效控制,伴随生育率下降的是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正在加快。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人口迁移呈现外向型。教育的蓬勃发展使得静宁人口的素质有了明显提升,静宁人民正在实践中探索将人口数量压力向人力资源优势的转变之路。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