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2012年7月21日,北京发生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强降雨,给全市人民的生产生活、道路交通等造成了重大破坏和损失。在建的鲁家山生物质能源项目是北京市重点工程,位于门头沟潭柘寺东部的崇山峻岭中,一条河流把工地与生活区隔开,方圆5公里范围荒无人烟,当日降雨量超过300毫米,通往工地的4.8公里道路、4座桥梁被冲毁,10根高压线杆折倒,8栋临时板房受到破坏,...
本章主要叙述1949-1956年湖北省的抗洪抢险情况,以及政府领导人民修建荆江分洪工程的情况。
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人民群众首先是受益者,同时应该是积极参与者,要成为防汛抗洪的主体。特别是社会响应程度和社会支持程度是防汛抗洪的重要措施,需要全民全社会高度重视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
2020年7月,我国长江、淮河等流域遭遇自1998年以来最严重的洪涝灾害。洪涝共造成11个省份3417.3万人受灾,因灾死亡99人、失踪8人,直接经济损失为1322亿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汛救灾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相关部门和有关地方政府超前准备,提早谋划,全面做好防御流域性大洪水的各项准备工作。汛情发生后,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
本文采访了王健午,现任兴宁市宁中镇鸭桥村党总支副书记兼村委会副主任。他曾服役于湖北广水某空降兵部队,参加过1998年抗洪抢险,2017年应聘为鸭桥村村委会电脑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担任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队长,获2020年兴宁市“最美退役军人”等多项荣誉称号。2017年至今,以微商形式帮助当地贫困户销售红薯、土鸡等农家传统土特产,2018年3月创立“闲...
洪水无情,人有情。就在江泽民总书记、李鹏委员长指示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问题一周年之际,长江流域、嫩江和松花江流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沿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数百万军民奋起投入抗洪抢险的伟大斗争,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全面胜利。党和国家痛定思痛,果断、迅速地提出了“全国国有林区全面停止采伐,立刻关闭林区木材市场”“严禁乱砍滥伐森林”“封山育林”以及“大...
加强水环境保护和治理、完善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是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水污染防治法》的修改列入五年立法规划,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也表示会尽早将水污染防治法修改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2016年6月12日环境保护部发布了《水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在理论界,水污染防治是当前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中国...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