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文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利用中国1995~2010年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包括地区、自治州、盟)的投资数据对中国市域总体和局部空间差异的变化趋势、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逐步深化,中国各城市投资的空间相关性于1995~2005年增强,之后减弱。其次,在中国东部沿海形成了城市投资的“高-高”集聚区,在西部省份形成了成片的投资“...
研究地区差距不能不涉及收敛问题。收敛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一个典型理论。该理论认为,在生产函数的资本边际回报递减与技术的外生化及存在技术的扩散和同质化的前提条件下,不论一国储蓄率为多少,也不论国家起始人均资本存量或人均GDP为多少,各国的人均GDP的最终增长率都会达到由技术进步率所决定的常数值,这就是经济增长的收敛思想。σ收敛与β收敛是比较常见的两种收敛类别...
首先,本文使用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来验证粮食主产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是否存在σ收敛。其次,本文通过对Bernard和Durlauf(1996)的检验模型进行适当调整,构造了绝对β收敛检验方程,对我国粮食主产区、东北粮食主产区、黄淮海粮食主产区以及长江流域粮食主产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绝对β收敛检验。最后,本文对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标进行了条件β收...
本文运用平行数据的ADF检验研究了中国地区经济的收敛性。结果发现,中、西部内部各省的人均收入之间存在收敛趋势,但东部内部及东、中、西三大地区的人均收入之间不存在收敛趋势。
本报告描述了2009~2018年中国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增长特征及地区发展概况,测算了集体经济收入的地区差距、来源结构与总体趋势。研究发现:(1)中国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区域不平衡问题凸显;(2)中国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差距在长达十年时间内未见明显缩小,来源主要是不同地理区位的组间差,东部地区内部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东北地区集体经济收入差距较小,中、西...
本文总结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所获得的结论,包括提升粮食主产区农业TFP是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的重要途径,我国粮食主产区σ收敛检验、绝对β收敛检验以及条件β收敛检验情况不一致等。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提升粮食主产区农业TFP的政策建议,包括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稳步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着力优化区域农业资源要素配置效率等。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