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文人     检索到  308  条相关信息

书法是中华民族历史最悠久、传播最广、民众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所有的世界艺术中,只有书法才能做到如此普及、如此深厚、如此源远流长,这是中华民族值得骄傲的艺术。书法从开始到现在将近4000年的时间,在现代生活中可以看到很多的作品,这些作品基本上都是现代人的创造或者现代人学习古人的成果。我们今天回头看一下两千多年或者将近两千年以前古人的成就,这个成就决定了中国...

作者:马啸 出版时间:2013年07月
关键词:

乾隆征缅之役是清代重要的政治、军事事件,在清史和中缅关系史上有重要影响。征缅期间有经略边事而又具有深厚的文学修养的明瑞、阿桂、傅恒等封疆大臣以及佐幕入滇的文人。他们在征缅之役中的文学活动十分活跃,相互往来唱和,形成了以入滇文人为核心,兼幕主和地方文人组成的文学群体。入滇文人的诗歌创作内容得以拓展,诗境有了极大提高,艺术特色以新奇为主。究其原因,与他们所处的地...

作者:茶志高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朝鲜文人崔溥于明弘治年间漂流至浙江台州,返国后撰《漂海录》。在书中崔溥表现出某些轻视诗词创作的观念,而事实上,崔氏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学基础,对于当时明朝与朝鲜使节往来之诗词唱和亦非常熟悉,其本人也能创作汉诗。通过多维透视这种观念与文学实践的矛盾性,可以探究中国文学的传播、影响以及朝鲜文人复杂的文化心理,从而展现以中国文学为参照系、根据具体场域来考察研究域外...

作者:樊葵 出版时间:2020年10月

元明两代戏曲以文人为创作主力,但在清代,情况发生很大变化:以乱弹为主体的民间戏曲蓬勃兴起,声势浩大,不仅成为剧坛主潮,而且打出了一片与文人戏曲大不相同的天地,中国戏曲由此进入最可谓万紫千红、波澜壮阔的时期。该成果以清代乱弹为研究对象,包含上、下两编和导言。

作者:出版时间:2009年01月
关键词:

林悌是朝鲜朝前半期的“天才诗人”,他才华横溢,诗作繁多,许多著名文人都对其诗才给予了高度评价。在朝鲜朝前期诗风由“宗宋”向“宗唐”演变的过程中,林悌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创作了许多具有唐代诗风的诗歌作品。尤其是他创作的边塞诗,无论是精神内涵还是意象运用等方面都能体现出唐代边塞诗的影响。林悌的边塞诗呈现出唐代诗风色彩,也源于他对唐代诗歌艺术精神的喜爱。当然他并非简...

作者:谭轶操 李官福 出版时间:2020年10月

于邵,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生于开元三年(715)至开元五年(717)之间,天宝十四载(755)进士及第,任崇文馆校书郎,但是上任不久,安史之乱爆发,于邵仓皇出逃,从此经历了多年颠沛流离的生活。于邵一生中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西北地区度过的,他与西北地区的官宦、文人等有密切的交往,对西北地区军政有深入的了解,对西北地区的文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在研读元典、...

作者:杜文婕 DuWenjie 出版时间:2018年03月

元朝前中期政治中来自不同民族和文化习俗背景的官僚群体,除了因族群文化差异导致的汉族官员与蒙古、色目族官僚之间的冲突外,汉族士人内部也有巨大差异:因为经历了“北宋—南宋—元朝”和“北宋—金朝—元朝”两条不同的历史路线,南北儒士在文化道统传承追认方面存在明显分歧。南宋末士人对朝廷内部党争有自觉认识,《元史》虞集和元明善本传中的冲突叙事,表明二人作为南北士人代表的...

作者:王水涣 出版时间:2018年07月

考索历代研究成果,对宋诗是否入乐问题的认识,大致有四种观点:诗乐亡而词乐兴;宋诗不入弦歌;诗到宋代渐不可歌;诗词同时入乐,相长相成。第一种观点是伴随着“乐府”研究而产生的。自明以降,影响深巨。罗根泽《乐府文学史·结论》部分表述得最为明确。第二种观点集中反映在明谢榛《四溟诗话》和清吴乔《围炉诗话》中。这种观点较第一种表述得更为直截了当,也为人们所普遍...

作者:出版时间:2009年01月
关键词: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