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文化秩序     检索到  30168  条相关信息

本书以德昂族与茶的互动为研究主线,从德昂族传统生态文明的内涵、德昂族传统生态文明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德昂族传统生态文明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探索、德昂族传统生态文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融合以及德昂族传统生态文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对话五个方面,介绍了德昂族生计方式、资源管理、文化适应与选择、民族互助与团结的情况,展示了德昂族生态环境保护、传统产业发展、文化传统传...

作者:李全敏 出版时间:2017年12月

2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红花岗区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工作经历了一个复杂艰苦的过程。遵义市撤地设市前期,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比较稳定,各类违法犯罪发案率较低。2000年以后,遵义市红花岗区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较为混乱。根据这一情况,红花岗区委、区政府上下积极行动,以营造“平安红花岗”为载体,持续不断地开展了“严打”斗争,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有了明显好转,一个“区...

作者:张玉林 出版时间:2010年12月

明代灾区社会失范与否,灾民生计状况是其决定性因素。尽管明初以来建立了严格的基层社会管理组织与控制制度及其体系,但是,在饥饿的灾民面前,基本失去效力。至于明中后期里甲制瓦解,保甲制与乡约局部实行,以及地方精英不断探索基层社会控制模式的诸多努力,既是传统社会变迁的系列应对之举,也是社会“灾区化”的必然结果。然而,这些努力未能有如明初里甲制一样一度实现基层社会控制...

作者:赵玉田 出版时间:2016年03月

本文主要探讨了黄炎村农民如何处理家庭成员间的亲密关系。在夫妻关系方面,黄炎村农民认为爱情存在于生活中,夫妻关系的核心内容便是共同经营生活。在父子关系方面,黄炎村农民的父子关系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特点,因此需要把握时机,分家立户。总而言之,求同存异是处理家庭关系的关键。

作者:出版时间:2015年12月

在中国农村,熟人社会是一个基本的社区生活单位。通常情况下,自然村的范围就是一个熟人社会。熟人社会具有相对明确的自然地理、群体和心理认同的边界,是农民在物质、社会和文化上的生活场域。农民生活诸方面可以在熟人社会中得到整体性的体现,人情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作者:宋丽娜 出版时间:2016年10月
关键词:

人民公社解体以后,双河口村村政在一种由地方性特殊主义的“情”和国家普遍主义的“理”所共同交叠架构出的秩序化空间中施 展并发挥其相应的权力与职能。首先,双河口村经由亲缘秩序和现代行政秩序两者交叠架构出村庄秩序的基本形式。其次,双河口村在处理乡村事务中也形成了特色的调解与仲裁的理路。最后,双河口村对社会治安进行组织化机制,并明确了综合治理责任。

作者:吴毅 出版时间:2021年12月

本文从乡村社会秩序的重建的乡土性与现代性,以及乡村社会的现代化需要何种规则两方面,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并针对以石镇为例的乡村民营企业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但是本书对于石镇乡村民营企业运行模式和乡村秩序的重建也只是一种可能的尝试,本文最后对本研究做出反思与展望。

作者:周延东 出版时间:2017年08月

本文讨论的是村庄秩序的变迁。首先,本文论述了乡土熟人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并指出“人情”是熟人社会中的一种机制,人情机制维系了熟人社会的秩序生产。其次,本文介绍了熟人社会中的人情与礼俗,并指出人情也构成了乡土熟人社会的基本思维方式。接着,本文阐述了人情取向的乡土逻辑的四个原则。最后,本文阐述了现代化进程对于乡村社会的重塑,并阐明了挖掘熟人社会理论意涵的价值。

作者:陈柏峰 出版时间:2019年01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