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文物事业     检索到  19656  条相关信息

本文主要分析了河南的文物资源开发与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情况,通过几年的努力,目前文物景点已成为河南旅游业的重要依托,文物旅游业也因此成了河南全省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红色旅游、古刹名寺游都热度不减。

作者:王玉印 出版时间:2009年01月

本文提出要充分发挥文物在文化强省建设中的作用。河南地下文物数量位居第一但缺少龙头带动,关键是要转变观念,要有规划性与目的性,要有长远目标;河南是名副其实的文物资源大省,要真正保护与利用好这批资源,就应该加强机构设置与队伍建设。

作者: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出版时间:2009年01月

河南文物出国出境展览颇有成绩,先后赴五大洲30多个国家与地区参与了140多个主题丰富多彩的文物展览,并且有越来越多的河南文物参与到外展活动中。河南文物外展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也表现出外展精品工程、品牌比较少等诸多不足。作为讲好中原故事、中国故事的生动载体,河南文物外展已成为有效推介河南的一张“名片”和助力河南走向世界的文化使者,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

作者:张玉霞 出版时间:2020年01月

近年来,甘肃省在实施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馆藏文物保护,文物特色展览,特色社会教育活动,文创产品开发,相关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方面成绩有目共睹,不过,还存在诸如对文物藏品的整体保护意识不足,保护主体责任落实还不到位;专业人才匮乏,文物合理利用不足;传统参观模式呆板,文物社会服务和信息共享机制有待完善;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没有充分发挥,活动没有常态化;文创产品特色...

作者:巨虹 出版时间:2020年01月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瑰丽灿烂,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宝贵财富,是维系两岸同胞民族感情的重要纽带。总报告阐述了20年来两岸文物交流与合作的回顾、成就以及不断扩大和深化交流与合作。两岸文物的交流与合作,从无到有、从间接到直接、从单向到双向,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为维系两岸同胞情感、推动两岸交流发展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作者:国家文物局 出版时间:2013年06月

陕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历史上曾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全省地上地下的文物灿若繁星,历史遗迹独领风骚,革命遗址影响深远,民俗遗存特色鲜明。陕西文化遗产资源所独具的完整性、丰富性、至高性和神秘、神奇、神圣等特点,为陕西文物事业和相关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陕西省文物局课题组 出版时间:2009年03月

鄂州市古称武昌,是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素以“吴王故都”而名扬天下,境内有闻名国内外的三国“吴王城遗址”“庾亮楼”等省级三国六朝文物保护单位,有西山三国人文景区,有市博物馆馆藏三国六朝时期的文物数千件(其中不乏国家一至三级文物珍品数百件;汉三国六朝铜镜与六朝青瓷构成鄂州市博物馆馆藏文物特色),有孙权、孙皓等有影响的三国帝王建(迁)都于此,有三国佛教名士支谦译经...

作者:熊寿昌 出版时间:2014年04月
关键词:

本报告重点从文物系统、行业和民办三类博物馆入手研究了陕西省博物馆发展状况;从博物馆所处的地理位置研究了陕西博物馆的分布状况;从藏品来源、建筑历史等方面分析了陕西博物馆的主要特征。报告还研究了陕西博物馆的管理工作、科研情况和服务状况;报告最后部分重点分析了陕西省博物馆对国内外的交流工作,研究了其在世界其他地方进行文物展览的特点和作用。

作者:樊为之 出版时间:2012年03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