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随着中国民间组织的迅速发展,民间组织的治理也逐渐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回顾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民间组织治理经历了一个从朦胧形态逐步转向清晰架构的演变过程。民间组织治理涉及中国经济改革和社会变革等方面的相关重要问题,从单一治理思想逐步上升到民间组织领导团队的观念、价值观和战略思想。当今世界流行的公司董事会遵循的四大准则即透明、问责、公平和负责的思想已应用到...
本文以公共性建构中的功能合作与权力困境问题为核心,探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民间组织和政府关系的演变及其特征。结构上包括一个引言和五个部分。引言简述改革开放的由来和社会转型的起因;第一部分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间组织的两种生长路径;第二部分概括民间组织与政府关系的基本逻辑及中国模式的特征;第三和第四部分分别从公共服务合作和公共政策倡导两个方面,探讨基于公共财政资金...
中国在过去30多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面临大量的社会问题和巨大的转型压力。新的30年所开启的社会改革进程,需要多方参与,实现社会共同治理,其中民间组织是不可或缺的参与者。提高民间组织倡导和参与治理的专业能力是实现社会共同治理的前提之一。民间组织倡导是不同群体在变迁的中国社会空间中为争取各自权利而开展的一种非暴力的活动方式和过程。民间组织在推动社会变革的基本共...
本文选编了中国政府购买民间组织服务的相关政策法规。
中国的民间组织增长速度连续数年呈持续降低态势,2009年增速更是创十年来最低。在整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社会服务类民间组织、社区民间组织、新型民间组织以及非公募基金会却依然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而且这些民间组织类型今后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近一年多来,民间组织的社会关注度进一步提高,既有购买服务增加、慈善立法热潮和慈善晚宴等社会热点,也有免税新规上书、捐款汇...
文章首先回顾了中国民间组织管理的发展。其次,文章介绍了中国民间组织存在的问题。最后,文章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在西方社会,随着市场化、工业化的进程,曾出现了社会形态的变更。西方社会学的几位著名奠基人如韦伯、涂尔干、滕尼斯等人都曾经用自己的术语对这样的变化予以描述。这已经是一百余年前的事情了。在中国,20世纪40年代时费孝通先生也曾使用“熟人的社会”向“陌生人的社会”的转变来表达类似的变化。在中国社会,这一变化真正深切的发生却是从1978年开始,至今已经走过了30年的...
2006年,当笔者在图书馆翻阅近代福州地方报刊时,“救火会”字眼频频跃入眼帘,或报道其义举,或叙说其逸事。后拜访多位当地老人,言及该会时,他们多称赞不已,对会中人物印象深刻。为何新中国成立前的民间组织,至今仍有影响,令人困惑。时至21世纪,福州深巷里弄,仍有大片木屋毗连区,隐患重重。仅在2010年,福州全市共发生火灾862起,“纸裱之城”的阴影仍未褪去。在日...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