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书探讨了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知识与灾害应对的关系,展现了民族文化对于灾害的解释方式和应对方式,既有地方性知识层面的探讨又有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 既有学术上的分析又有可读性,是我们了解少数民族地区防灾减灾知识的有效途径。
本书运用文集、方志、报刊、档案等多种史料,结合田野调查,从近代以来福建省福州市的自然环境、市场网络和民间宗教、地方权力等角度, 探讨近代福州市民在社会变迁和局势动荡情况下,如何自我调适,应对灾害,以说明自然灾害与民间组织的嬗变、基层自治之间的关系。
全球气候变化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危机和挑战。随着全球变暖,与气候变化相关的风险与日俱增。从1990年联合国大会启动关于政府间气候变化的谈判,至201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5次缔约方会议召开,应对气候变化走过了近30年艰辛曲折的历程。《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9):防范气候风险》将国内外应对气候变化的最新科学进展、政策和应用实践汇编付梓,以飨读者。...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自2012年多哈会议以来,中国政府本着对本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采取强有力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内政策和行动,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建设性地推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进程,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积极贡献。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
自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来,面向碳中和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不断推进。中国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向世界释放出了中国将坚定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引领全球生态文明和美丽世界建设的积极信号,不仅极大地推动了《巴黎协定》提出的“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源的人为排放与汇的清除之间的平衡”的实施进程,缩小了全球排放差距,为国际社会全...
2014年德班平台开启了正式谈判进程,国际气候治理进程由此进入快速发展期。包括年底将要召开的利马缔约方大会,都将为2015年达成气候协议做积极准备。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一直积极参与国际气候治理进程,不仅在气候谈判中展现建设性姿态,国内也开展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减排行动。尽管如此,由于经济、排放总量较大,中国在国际气候谈判进程中,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压力产生的原因...
本书以2008年我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为调研对象,从社会学、政治学、法学、民族学、新闻与传播学等多学科角度,反思了应对这场灾害的经验和教训;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特大自然灾害引发的社会危机的应对机制,包括自然灾害型公共危机管理、应对自然灾害风险的社会支持模式、自然灾害危机应对机制的法制建设、自然灾害新闻报道与舆情等问题。该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为我国...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