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智力劳动     检索到  21050  条相关信息
来源:农民日报发布时间:2018-09-25
关键字:化隆县 扶贫 智力

随着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的生效,障碍者的就业权利被给予了新的关注。为推动智力和发展性障碍者的支持性就业在中国的发展,实现智力和发展性障碍者的就业权利,一些中国成年心智障碍者民间服务机构开始了有关支持性就业模式的探索。本文包含支持性就业的基本理论,在我国实施支持性就业的民间尝试,以及这些先行探索在实际执行中的效果、存在的问题和对未来中国支持性就业发展的启示...

作者:许家成 周海滨 XuJiacheng ZhouHaibin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通过分析“劳动”概念和中小学生劳动素养内涵,本文以文献研究法为主分别选取外部社会需要和内部心理品质两个视角,形成中小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框架并确定关键评价要素。外部社会需要以五育并举思想为依据,把劳动素养划分为德性劳动、智慧劳动、健康劳动、美感劳动和创新劳动共5个维度,每个维度都体现认知、情感和行为等要求;内部心理品质依据心理学中素养概念的普遍结构,...

作者:曹飞 CaoFei 出版时间:2020年03月
来源:红安网发布时间:2018-09-25
关键字:红安县 扶贫 智力

唯物史观是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锁钥的新派别,劳动、人、社会历史构成唯物史观的客观基础。劳动与人、劳动与社会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唯物史观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也是马克思劳动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劳动创造了人、规定人的本质并推动人的发展;另一方面,劳动构成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内在矛盾构成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这一矛盾以阶级斗...

作者:出版时间:2021年02月

马克思劳动观具有丰富的内容,本章主要从劳动的本质内涵、劳动的发展形态两个方面来展开其核心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马克思劳动观的理论特征。众所周知,马克思语境中的劳动是联结自然与社会的重要桥梁。它一方面是人们为满足自身某种需要而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即人与物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包括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两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作者:出版时间:2021年02月
来源:《群言》发布时间:2024-09-25
关键字:智力扶贫工作;经济建设;中国
来源:中国网发布时间:2021-05-06
关键字:平武县 智力扶贫 一核四线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