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动员社会进行捐赠是慈善事业获取资金的重要方式。在我国,依靠行政渠道、凭借行政手段进行募捐是慈善事业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可被概括为行政动员的募捐模式。行政动员募捐方式并不是今天才有。自1949年开始,行政动员募捐方式就已存在,其发展至今经历了四个阶段。
本文介绍基层农村动员农民自主建设农村的问题,反应出“现代中国存在一个由理性程序外表包裹着的人治化基层权力系统”。村中骨干与村民之间的错位,显示出基层政治体制官僚化不足所带来的种种困难。
2002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是当年中国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大事。本文是笔者密切结合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的发展历史和现实状况,认真学习和领会十六大报告中关于扩大基层民主的重要论述, 对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的现状、问题、发展趋势和相应对策所做的理论研究。
人民公社解体后,乡村社会一度出现了基层组织瘫痪的混乱局面,这促使基层人民群众进行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为主要特征的实践创新。村民自治中多数决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方面,广大村民在村民自治的过程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通过投票选举出自己信任的人对村集体事务进行管理;通过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对全村集体事务进行决策...
中外历史已证明,不论是作为一种发展策略还是作为具体工作方法,社会动员所创造出来的效能都非常明显。因此,在当前的农村社区能力建设中,应将二者完整结合进行考量。根据社会动员的构成要素可知,在农村社区能力建设中,要坚持社会动员模式,需要解决三个问题:如何提升社区构成主体的能力;如何优化社区内部的结构,使之能有效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环境,不断获取发展所需资源;如何提升社...
本文结合我们2017~2020年在中西部和东北十余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开展的相关调研、访谈和实地观察,试图基于组织动员的视角从中微观层面分析脱贫攻坚如何通过动员机制激活我国制度优势的潜能,打造出引领型融合治理模式,进而促进贫困治理效能显著提升的问题。
污染企业与周边村民是环境纠纷中利益直接对立的两个主体,是比邻而居的当事人。污染企业与村民共同使用环境资源。如果环境资源能够充分供给,满足各方的需求,那么两者各取其需,就不会发生社会冲突。可是,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人类如果不加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就会轻易超出环境承载的限度。因此,如何合理使用作为公共的、稀缺的环境资源成为一个现实问题。研究发现,社会主体之间关系的不...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