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村落自治     检索到  8034  条相关信息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苗族传统村落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与现代意识要求发生激烈碰撞,导致原有社会结构濒临解构,自治组织接近崩溃,地方性伦理道德面临异化与失序,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方式与农业现代化的矛盾凸显。由于新的制度建设中未能吸收原有制度传统中的合理因素,制度理想和制度实践之间出现矛盾,特别体现在制度建设与传统村落习俗与宗教等方面,传统村落保护遭遇空前危机。如何调...

作者:胡献雯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

贫困的发生与村民所在村落提供的公共服务有着直接关系。如果村民能够在村落获得较好的公共服务,必然有助于提高其收入,降低其贫困发生的概率。而村落所提供的公共服务与村落政治结构相关。本文讨论村落政治结构对村落提供公共服务水平的影响及其对贫困发生的影响,以及如何改善村落政治结构以减轻贫困。

作者:樊明 出版时间:2018年03月

人民公社解体后,乡村社会一度出现了基层组织瘫痪的混乱局面,这促使基层人民群众进行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为主要特征的实践创新。村民自治中多数决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方面,广大村民在村民自治的过程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通过投票选举出自己信任的人对村集体事务进行管理;通过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对全村集体事务进行决策...

作者:丁国民 龙圣锦 出版时间:2022年05月

广西传统村落分布相对集中,广西组此次调研筛选了桂林、南宁、钦州的23个传统村落。总体上,广西传统村落的保护还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地区刚刚列入保护范围,非遗呈自发状态,少数民族文化有待于进一步的挖掘。随着国家保护的推进,广西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一些保护规划,探索由点到面的全面保护。然而,国家土地政策与广西地区死板的土地分配方式,经济利益的驱动及村民日益提高的生活需...

作者:杨会娟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

多数决在我国村民自治中的运用取得辉煌成果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弊端和不足,因此我们有必要构建一种衡平机制对村民自治中的多数决进行规范,确保少数人的利益得到保障。党为多数决在我国村民自治的运用明确了方向和路径,多数决衡平机制的构建离不开党的指导。同时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需要坚持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多数决事项确定原则和多数决诉讼救济便利原则;需要巩固村民自治的根本法基础...

作者:丁国民 出版时间:2022年05月

贵州省共有426个村落列入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占全国总数的16.7%,是中国传统村落分布最密集、保存最完整、最具民族特色的地区之一。本次调研以参与观察、问卷调查为主要方法,对贵州省传统村落保护状况、物质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遗存现状、成绩及问题进行全面观察与详细分析。调研发现:贵州省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呈多元责任主体共同参与、多元保护模式共同进行、部分物质文化...

作者:杨帆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深入以自治重心下沉而著名的广东省清远市进行了长期跟踪观察认为:清远市自治重心下沉改革的本质并非简单的村委会下沉到自然村,而是村民自治重心的下沉,是根据便于自治的原则进行的村民自治组织规模的合理调整,以此寻求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清远市自治重心下沉改革缘起于农民自生自发的实践,在此基础上由地方政府发现、提升和推广。清远自治重心下沉改...

作者:胡平江 陈涛 李博阳 出版时间:2018年08月

村民自治能否真正实现取决于村民委员会、村民代表会议、村党支部能否真正贯彻基层民主自治。近20年来,我国村民自治模式有了很大创新,一些地区也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在村民自治方面开创了一个基层民主多数决的衡平机制,是当代村民自治改革的宝贵实践经验。河北青县模式以常设的村民代表会议为主要特色,改变了传统的村级组织体制结构,不仅建立了村民代表会议制度,而且赋予村民代...

作者:丁国民 出版时间:2022年05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