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全球气候变迁,极端气候愈趋频繁。以台湾地区来说,公元2000年以前发生极端降雨频率约3~4年一次,而公元2000年以后发生频率增加为平均每年一次,台湾年平均降雨量并无明显变化,主要系降雨天数减少,故降雨强度明显增加。这种现象不仅易造成旱象,同时也威胁到防洪排水之设计及紧急应变。2009年莫拉克(Morakot)台风侵袭,由于其挟带惊人且破纪录的雨量重创台湾南...
2010年8月, 台北大学公共行政暨政策学系偕同台湾大学社会科学院中国大陆研究中心,假台北大学三峡校区举办“两岸公共治理论坛:公共行政、灾害防救与危机管理” 学术研讨会,邀请海峡两岸专家学者就两岸共同面临天然灾害威胁之灾害防救与危机管理议题进行两天的研讨,成果至为丰硕。本专书精心挑选研讨会中发表的14篇论文,经由原作者参考点评人提出之建议与会中交流意见再次润...
重大天然与人为灾害所造成的人命伤亡、财产损失,常是社会的关注与媒体的焦点,也是政府现行的施政重点。台湾灾害防救体系历经50余年的努力,已由无正式法令到灾害防救法的颁布施行。灾害防救法施行迄今,期间为应因实务运作发生之各项问题,分别于2002年、2008年、2010年(两次)共四次修订灾害防救法,其中以2010年7月之第2次修正,特别针对莫拉克风灾的缺失,强化...
2017年8月23日,自1961年以来的最强台风“天鸽”正面袭击珠海,登陆时风暴潮与天文潮叠加,给珠海造成了历史上最严重的台风灾害。本案例研究结合珠海市应急响应的基本情况,以珠海市作为主要研究主体,从“天鸽”台风的基本情况、应急响应措施、现场的控制、家属的安抚、公民安全意识和能力、网络舆情等角度,总结应急响应中的主要经验与做法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发现,此...
灾害救助是现代国家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国灾害救助的历史源远流长,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灾害救助工作,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灾害救助政策体系。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我国灾害救助的水平一直较低,直至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重大灾害发生,政策实践才促使灾害救助水平有了跨越式提升,基本达到了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程度。与这种政策变迁相对应,灾害救助...
本文介绍了灾害管理的重构:认知与话语。本文主要包括:一、灾害概念再认识: 概念结构与结构化概念;二、灾害管理制度变迁:灾害链与危机政治。
本文描述了组织脆弱性:官僚制与组织灾害适应。本文主要包括:一、现代灾害管理组织及其特征;二、情境差距与组织适应;三、灾害的组织适应局限。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长期的救灾防灾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笔宝贵的财富。面对日趋严峻的灾害形势,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为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我国政府致力于加强防灾减灾服务,逐步扩充灾害救助内容。虽然我国灾害救助服务发生了历史性转变,但仍然面临诸多困境,为完善灾害救助服务,应借鉴发展灾害救助的国际经验,更新灾害救助理念,加强灾害救...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