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截至2015年11月,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人口为29247万人,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3108万人,增长11.89%。与此相应,流动儿童的数量也在不断攀升。已有研究表明,6~11岁和12~14岁儿童的城市就学率在96%以上。换句话说,义务教育阶段的绝大多数随迁子女拿到了就读城市学校的“入场券”。在对随...
本文从初职单位性质、现职单位性质、现职雇用类型、非农户籍获得四个方面对农民子女“市民地位”获得与分化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子女的市民化水平远远滞后于职业非农化水平,非正规就业是他们实现职业非农化的主要形式。实现了职业非农化的农民子女半数在个体私营单位工作,三分之一以上属于自雇劳动者,有固定职业且签订合同的比例不足20%。在户籍非农化方面更令人失望,1...
本文对可能影响农民子女出路的其他宏观过程与因素进行简单探讨,对研究的不足进行自我批评,并为后续研究提供启发和方向。
各位家长朋友:
在对学校、教育实践者和家长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将继续就学校空间中另一个重要行动者群体——农民工子女进行全面研究。学校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农民工子女本身处于被教育、被管理、被控制的弱势地位,加之户籍身份的影响,这种劣势地位尤为突出。在此,笔者将首先展现农民工子女在多面夹击下的生存境遇及其对学校和教育所持的态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农民工子女如何发挥自...
本文从工作搜寻、工作质量、职业流动三方面探讨了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进入劳动市场之后的工作状况。一是从行业与地域选择、求职方式等方面讲述了留守儿童找工作的基本情况;二是从工资收入、劳动时间、岗位技能性等方面分析了留守儿童的工作质量。三是通过纵向和横向的分析,阐述了留守儿童职业流动的现实状况。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