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生态地耕种     检索到  35915  条相关信息

当前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和草原生态的关联并不明显,尤其是草原生态补助奖励金额和生态状况变化并不相关。为什么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和草原生态质量变化的关联非常模糊?如何更好通过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提高草原生态安全?本文研究认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并不单一强调草原生态质量变化,这种策略是正确的,而且未来运用第二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进行绩...

作者:杨理 孟慧君 出版时间:2017年02月

本章是根据各地的“村改居”社区建设动因和特点总结的四种建设模式。正如空间概念所强调的,空间本身具有生产性和社会性,对这些不同空间规划的分析使我们注意,在不同城市的经济社会水平、城市化推进模式下,“村改居”社区作为城市的局部和基层单元的确受到不同影响。几个调查对象城市的城市规模和城市化路径不同,所选择区域的“撤村并居”和土地整理也有不同的建设规划,这就构成了其...

作者:吴莹 出版时间:2018年08月

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积极探索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的新机制,科学开发利用土地,较好实现了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双赢,初步探索出了一条既严格保护耕地又节约集约用地的新路子,节试点示范初现成效。本文首先介绍了长株潭土地利用和耕地保护的实践活动,其次分析了城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模式,然后对农村集体土地流转进行了探索,最后对进一步优化土地资...

作者:刘布光 出版时间:2011年11月

武陵山片区是一个集经济贫困与生态贫困于一体的区域,本文从生态环境与经济贫困两个维度分析武陵山片区生态贫困现状及其形成机理,提出了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建立有效生态补偿机制,严格控制新增人口数量等具体对策,以期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缓解或摆脱片区生态贫困,实现片区经济繁荣和社会和谐。

作者:邵佳 冷志明 出版时间:2013年03月

通过实施生态扶贫相关项目,加快区域性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强生态补偿、生态保护和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加大扶贫投入和支持力度,落实对贫困户的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补贴,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是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方式。

作者:戴波 出版时间:2019年05月

生态文明时代,现代公民社会个体对幸福生活的感受、理解和追求,发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逐渐由早期工业文明时代之追求“物质财富”“财产和人身安全”的权益,转向后工业社会绿色经济时代之“生态权益”“生态安全”。生态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动态的和谐,是一种对美好人居环境的不断追求和创新。全球范围内,财富、生态与幸福价值问题被深度关注和言说,足以说明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

作者:董辉 出版时间:2013年08月

祁连山生态环境变化关乎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平衡以及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贯彻实施,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祁连山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出现了一系列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植被破坏等问题,本报告通过研究梳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教义中体现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万物平等”的传统生态自然观以及居住在祁连山沿线的哈萨...

作者:高雪莲 丁文广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的农业伦理学蕴意深厚,其农业伦理学理解,初始阶段源自游牧时期逐水草而居,对境的认知唯水草丰歉为土地资源的印记。以现阶段的科学水平,对农 业境的伦理解读含有四重要义:一为地理地带性的伦理学认知;二为境的类型学之伦理认知;三为境的生态学伦理认知;四为土地耕作之伦理认知。

作者:任继周 方锡良 胥刚 林慧龙 出版时间:2018年04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