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生态承载力     检索到  34140  条相关信息

本书采用生态足迹法揭示京津冀地区的自然资源利用情况,采用生态承载力综合指数法反映自然生态所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力,最终通过两者之间的差值得出生态赤字或生态盈余,以此评价研究京津冀生态环境的现状和趋势,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措施和建议。

作者:李孟刚 林巍 周丽 王楠楠 出版时间:2019年05月

本书在对土地承载力国内外研究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生态足迹评价法作为本书研究方法,并为后续的指标体系构建与承载力评价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指标选取构建了京津冀生态足迹评价指标体系。

作者:出版时间:2019年05月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活来源的重要生产资料,为人类提供不可替代的生活空间,人类自存在以来就与自然资源建立了密不可分的相互依存关系。由于自然资源具有自然与经济社会的双重特性,世界上很多地区都面临着土地资源紧张,环境功能下降,甚至阻碍经济发展的局面。

作者:出版时间:2019年05月

地区人口承载力测评指标可分为人口指标、资源容量指标、生态指标、综合性可持续指标等四类。尽管东西部人口密度的差异巨大,但大部分地区的人口密度相对于其自然资源禀赋状况而言都较高。人口承载力的直接影响因素是以就业为主的经济因素。基于此,可以认为我国发达地区的人口承载力的富余空间较大。

作者:贡森 苏杨 出版时间:2011年05月

生态足迹法综合考虑了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以及用两者之间的对比结果表示的生态盈余或生态赤字。

作者:出版时间:2019年05月

本章为西南山区林业生态安全的约束与承载力。从分析林业生态安全承载力的构成要素入手,一方面探讨了西南山区人口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的双向压力和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探讨了以社区生计为主的林业活动对西南山区生态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等所形成的稳定支撑力与持续推动力。西南山区林业的发展不应该超过林业生态承载力范围,而提高林业生态安全承载力也是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

作者:李建钦 出版时间:2024年11月

国际上对承载力的研究有着较长的历史,其内涵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作者:出版时间:2019年05月

当前,河南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要求城市在确保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提高承载的人口数量和经济总量。河南城市综合承载力相对比较低,主要是产业结构调整不到位、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城市空间扩展缓慢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要提高城市承载力,必须采取高起点规划,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等措施。

作者:王新涛 出版时间:2010年01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