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中非法律外交具有特定的时代背景与重大的现实意义。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非法律外交经历了起步、中断、发展与提速四个历史时期。自2009年“中非合作论坛—法律论坛”设立以来,特别是《北京行动计划(2013—2015)》和《约翰内斯堡行动计划(2016—2018)》实施六年多来,中非法律外交,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但也暴露了一些不足。在中非共建“...
中方投资纠纷解决的外交依赖症危害凸显,国际仲裁法律阙如,当地救济困难重重,中方在非投资者寻求商事调解解决纠纷较为务实。在非洲构建中非投资纠纷商事调解机制,需要关注民生,树立形象,打造对华友好型社会环境;创建调解机构,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建立联动机制,建立诚信档案和外籍调解员库;完善调解的相关法律支撑。
人文交流是中非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中非人文交流取得了极大的进展,然而与当今迅速发展的中非经贸关系对比,仍然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尚未实现均衡发展。在当今中非关系快速升级发展的同时,中非人文交流的切实推进与深入发展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而当前中非人文交流存在交流机制单一、形式和内容传统、互动性不足等多方局限性,这直接影响了中非...
“一带一路”倡议除在安全(应对恐怖主义和分裂主义运动)、外交(修订与前殖民宗主国的伙伴关系协定)、地缘战略(向新联盟和新伙伴关系敞开大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之外,还出现了与经济(从贸易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过渡)、人口(流动人口的管理)、法律(修改保护个人和财产、犯罪、税收等方面的法律)、社会学(移民融入东道国)、哲学和文化(思想流动、信仰和习俗碰撞、文化融合、接触...
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各国对软实力和公共外交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公共外交在韩国外交战略中的地位也进入上升阶段,成为韩国外交的三大支柱之一。2016年制定的《公共外交法》为韩国公共外交的制度及运营系统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在此背景下,本文以1948年韩国政府成立至当下为时间范围,梳理韩国公共外交的重要举措,并分析《公共外交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带来的公共外交制度变迁,尝...
中非农业合作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迄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农业合作成为中非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双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合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限制了合作项目的效益与中非农业合作的深入发展,需要引起企业与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非洲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以吸引外资流入农业部门。这为未来双边进一步开展新型农业合作提供了良好发展机遇。
中非地区地域辽阔,内部国家具有相似的经济发展路径,但工业化发展水平则差距较大。中非的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欠缺,以油气开采为主的采掘业发展迅速,但制造业不发达,单一的产业结构和不理想的制度环境让中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备受挑战。依据建立的工业化进程指标计算得到中非工业化进程的结果,认为中非的工业化发展趋势与非洲大体相似,但工业化发展水平远远落后...
本文阐述非洲减贫形势,考察中非合作论坛在对非洲减贫方面迄今所取得的成功,并分析中国减贫的途径和特点,以及中国经验对非洲减贫的意义。最后,本文提出了中非在减贫领域的合作前景。非洲国家应利用与中国的伙伴关系来增加经济的多样性,共同努力促进治理能力提升,加强文化交流。建议中国优化对非洲国家发展援助资金的分配以改善其效果,并在与非洲政策对话中分享投资管理经验和转型思...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