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文以表格的形式展示了世界各国、地区、城市社会经济、能源、碳排放指标及其评价结果,包括世界各国、地区人类发展指数及相关指标,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碳排放和能源消费指标(2012年),世界主要国家、地区能源消费结构(2012年)和世界主要城市碳排放指标,以为研究与分析工作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
本文主要记述了近年来中国能源与碳排放的部分统计数据。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关键时期,扩大内需已成为未来重要的发展战略。同时,消费模式和消费结构正在经历转型。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政策引导,我国居民消费很可能会陷入高消费、高碳排放的发展路径,从而加剧目前中国面临的能源安全和碳排放峰值问题。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居民消费碳排放分为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总结了我国居民消费碳排放的现状...
当前,中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进程中,控制和削减二氧化碳排放形势十分严峻,产业结构变动作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和重要标志,对碳排放增加或减少有重要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碳排放模型和LMDI分解方法、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其次通过LMDI因素分析结果,分析了影响中国碳排放的因素;最后,则谈到了未来产业结构变动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
不同于生产侧的污染物,CO2排放具有明显的消费特征,这就意味着CO2的排放峰值与人口增长直接相关。通过两种不同的假设方法——人均CO2的排放和CO2排放强度,我们对中国未来CO2排放的峰值和峰值出现时的排放总量进行了预测。结果发现,即使中国人均CO2的排放量不再上升,由于人口总量的增加,中国的CO2排放总量还将持续增加,2026年前后达到峰值。如果按照中国承...
随着世界城镇人口的增加,大量的城镇基础设施以及居民住宅建设难以避免,与城镇化相关的经济活动导致越来越多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城镇化逐渐由影响碳排放的次要因素变为主要因素。中国正处于快速的城镇化发展阶段,城市的建设对钢铁、水泥等高耗能产品的潜在需求巨大,未来城镇化的发展给我国碳排放峰值的实现带来巨大的挑战。本文通过探索和分析城镇化影响碳排放的机理和发达国家城镇化...
根据对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分析得出结论,目前我国的工业化总体上处于中期向后期过渡的阶段,我国高耗能、高排放的重化工业部门将于2020年前后实现产量峰值,到2025年前后可以完成工业化,进入后工业化时代。根据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与CO2排放的经验,以及对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等影响因素的判断,本文匡算出在基准情景下,工业部门排放将逐步增加,在2040年前后达到峰值;...
本文以表格的形式,首先介绍了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情况,接着描述了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效率,之后分析了能源消费结构,最后对中国、日本、德国和韩国的火电厂发电煤耗进行了比较。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