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社会互助医疗保险     检索到  60344  条相关信息

文章首先分析了实行社会互助医疗保险的必要性。其次,文章分析了开展社会互助医疗保险的可行性。最后,文章提出发展社会互助医疗保险的政策建议

作者:吕政 黄速建 王延中 沈志渔 杜莹芬 出版时间:2001年07月

本部分内容是医疗保险改革与发展。文章首先提出医疗保险覆盖率逐步提高:医疗保险参保人数逐年增加,医疗保险费征缴额逐年扩大,医疗保险待遇水平逐年提高。之后分析了医疗保险制度体系逐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市直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农民工医疗保险,城市低保人员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疔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接下来...

作者:毛满长 出版时间:2008年09月

本文梳理了长三角地区流动人口医疗保险政策,将区域政策演化脉络分为政策暗流期、政策开源期和政策汇流期,并从公共政策视角出发,着重运用多源流模型和政策绩效评价方法对该地区政策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流动人口医疗保险政策研究现状、长三角地区流动人口医疗保险政策梳理、长三角地区流动人口医疗保险政策分析与评价、流动人口医疗保险政策启示四个方面的内容。

作者:樊士德 出版时间:2020年10月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险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由政府制定、用人单位和参保职工共同参与的一种社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按照用人单位和职工的承受能力来确定参保者的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具有广泛性、共济性、强制性的特点。基本医疗保险实行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账户相结合,能够保障广大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需求,主要用于支付一般的门诊、急诊、慢性病、住院费用。有效使用医疗费用、...

作者:林毓铭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本章将追史溯源,对比中西方互助理念、互助组织和保障、互助服务,以及互助养老的发展,进一步地,立足于中国现实国情,进行述评与分析。

作者:刘妮娜 出版时间:2020年01月

新中国成立后60余年中国社会之大变革形塑了保安街居民集体选择性记忆的内容和对自身命运的基本定位。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个体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改革期间对个体批发烟草生意的打击,及至企业改制过程中让大量集体企业职工下岗失业,保安街的民间社会在国家权力的压迫下陷入重重困境。现有的社会宏观形势对于这些弱势群体的利益维护而言存在诸多不利,但是随着下岗的社会消极影响的逐...

作者:出版时间:2013年01月
关键词:

医疗机构补偿机制不合理,致使药价虚高导致病患者负担加重,是老百姓反应最为强烈的一个社会问题。2005年12月8日,《小康》杂志社和新浪网公布了联合进行的“中国全面小康进程中最受关注的十大焦点问题”的网上调查公布结果。在医疗制度改革、环境保护、社会保障、腐败问题、食品安全、教育收费、社会治安、房地产价格、社会道德风气和分配不公十大焦点问题的投票中,对医疗制度改...

作者:林毓铭 出版时间:2006年04月

在改革开放的30年里,我国经济体制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与此相适应,社会保障制度亦发生了相应的重大变革。在所有社会保障项目中,医疗保险最具复杂性。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尤其是解决医疗保险的供需矛盾和医疗费用居高不下问题,堪称“世界难题”。而要在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成功实现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挑战世界性的难题,绝非易事!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

作者:曾煜 出版时间:2009年09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