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John P.Robinson,Phillip R.Shaver & Lawrence S. Wrightsman 主编;杨宜音、彭泗清等译校,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1月,877千字。
本文首先阐述了河南进城务工人员的基本情况:从年龄、性别、职业、地区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说明,其次作者调分析了查结果:双重身份结构下的心理尴尬;自信与自卑的双重心理矛盾;择业困难所形成的心理悲观;社会资源的缺乏导致心理排斥;社会认同不明趋的心理剥夺和抵触。然后文章叙述了对进城务工人员社会心理状况的预测与预防措施: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 摒弃制度性歧视和排斥农民工的...
本报告首先对社会基本心态作出总体性描述,然后从职业群体的角度对社会心理的诸多方面进行结构化分析,最后再透过社会不同职业群体对社会现状和未来社会生活的态度以及预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对当前的社会形势与改革社会心理进行总体判断。
心安则国安,心治则国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国家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也将“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列为重大行动之一,明确提出要正确认识、识别、应对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影响个人的健康水平、生活质量,还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随着经济社会...
“十三五”期间,在完善法治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同时,应明确把社会心理建设纳入治国方略,在全社会形成和谐共处、奋发进取的社会心态,使全国人民满怀信心、充满活力地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要从满足民众需求入手,让民众享受安全、愉快、有前景的生活,以“让我们生活得更美好”为理念,激活民众“求幸福、奔小康”的心理动力,使“中国梦”化作每个人、每个家庭的梦想和...
对社会心理的影响涉及群众的安全感、应急意识、社会交往与人际关系、心理健康、价值观与生活方式和生活满意度等方面。其中安全感和应急意识与减灾防灾工作的结果和评价有关,后四项内容主要描述了灾区群众的主观体验,基本能够反映群众的社会心理和整体社会氛围。
由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主办的“中国社会心理学会1998年年会暨第三届中国人社会心理学术研讨会”于1998年10月13~17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10个省、市、自治区和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及越南、新加坡等国的105名学者递交了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80余篇。
周晓虹著,三联书店,1998年11月,260千字。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