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社会生活变迁     检索到  8303  条相关信息

本文介绍巴音杭盖嘎查的社会生活,包括婚姻家庭、衣食住行、传统节日、传统祭祀、人生礼俗等。

作者:乌恩白乙拉 出版时间:2018年06月

衣食住行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构成。本文即从这个四个方面对老牛湾村村民的日常社会生活进行介绍,具体包括衣食住行的历史演变及现状。总体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许多,突出表现在衣食住行条件的改善。

作者:出版时间:2012年04月

历史上,富裕地村的婚姻种类有三类:嫁娶婚、童养媳婚、招赘婚。新中国成立后,童养媳婚消失了,招赘婚也少见,绝大多数的婚姻类型是嫁娶婚。大多数婚姻收取彩礼,但无买卖婚姻。招赘婚主要在三种情况下存在,第一种是家里只有女儿,没有儿子,招赘养老,当地称“招养老姑爷”;第二种是姑娘相中了小伙子,但是小伙子家居深山沟,交通不便,生产生活环境不好,就以招赘的名义来到女方家;...

作者:出版时间:2012年09月
关键词:

本文探讨了低保家庭青少年的社会生活状况。其首先基于抽样调查结果分析了低保家庭的青少年在政治参与、班级活动参与、担任班干部、社区公益活动等方面的现状。随后进一步探讨了低保家庭青少年对于社会排斥的预期状况。而在其受到的社会支持方面,非正式支持主要来自亲属;同辈提供了学习帮助和情感支持;社区支持同样较为有效;社会支持则内容十分丰富。最后,基于这样的现状,本文认为应...

作者:孙莹 出版时间:2005年10月

本文关注数字化、移动化的沟通技术与人们社会生活变迁之间的关系,旨在揭示:沟通技术对社会生活的改变,不是技术条件变化的自然呈现,而是携带着规则重构的深层机制。为避免不少研究陷入的“社会真空”困境,本文借助“沟通能力”和“沟通规则”的分析概念,呈现了社会生活中公私两级(公共生活、私人生活)从传统到当代的沟通变迁——例如,从双轨政治的沟通双轨到信息政体的民主参与,...

作者:黄诗曼 赵璐 刘松吟 孙朔晗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本文介绍了乌日根呼格吉勒嘎查的人口情况、社会交往、婚姻家庭、社会习俗、语言文字、文化活动、民族风俗等。

作者:牧仁 阿拉腾其木格 出版时间:2018年06月

地址: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内,邮政编码:100871,E-mail:slping @ pku.edu.cn 1997年底成立。该中心是一个集资料收集与研究为一体的学术机构,目的在于促进以非官方的民间资料为基础的对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日常社会生活的研究。中心主任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孙立平。

作者:孙立平 出版时间:2000年10月
关键词:

当代中国经历了史无前例的社会变迁,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转型尤其是社会治理转型鲜明地成为它的重要脉络。本书从制度与生活的视角阐释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社会变迁以及社会治理转型如何推动社会转型的实践路径,不仅关注人们日常社会生活变化中的制度关联,而且从社会治理转型的视角折射社会变迁的逻辑与机制。社会变迁必然会牵动社会关系变化,并引发既有秩序及其内在动力源的调整,...

作者:李友梅 出版时间:2020年03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