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科技体制     检索到  27713  条相关信息

改革开放之前, 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国社会结构的特征, 在城市实行的是单位制。 改革开放之后, 随着新经济社会组织的快速发展、 户籍制度的改革以及单位制的式微, 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在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基础上又形成了由政府和市场构成的新二元体制社会, 国有部门和民营企业在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 条件较好的部门会产生更大的吸引力。 多种...

作者:出版时间:2019年07月

中国农村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期,农村的发展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文化发展等方面。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这是因为,在短短的百年期间,农村经历了急剧的社会形态变化,从20世纪初传统的农村社会形态转到了20世纪 50年代开始的农村生产集体化的社会形态,现在正向现代化农村社会形态转变。为了顺利实现这一转变, 要加快我国农村的社会发展。我国农村社会发展...

作者:刘惠林 出版时间:2012年05月

科技特派员制度对农村科技体制的贡献体现在观念、制度和机制的创新上,由此而不断克服目前农村科技体制运行和管理中存在的各种弊端。在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引导和激励下,广大科技人员将逐步进入市场,从而促进科技人才市场的发育和完善。

作者:简小鹰 出版时间:2009年12月

这六大城市群已在中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显示出重要的作用,但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背后的根源在于中部城市群现行的体制不合理,体制瓶颈已成为阻碍中部城市群快速发展的一块绊脚石。中部城市群急切呼唤体制创新。体制创新有利于更好地调整中部城市群的利益格局,促进资源的合理流动,调动城市间的积极性,推动具有中部特色的城市群快速发展。

作者:刘秀清 出版时间:2009年05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一段时期内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随着农业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发展,我国“三农”问题不断突出,家庭分散经营与市场化的矛盾愈加明显。通过研究创新农业双层生产经营体制发展,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进一步解放农村社会生产力,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作者:李忠东 冯展远 出版时间:2017年01月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历程,然后分析了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民营科技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国的民营科技企业在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之后,依靠技术和机制上的优势,成功地实现了创业初期的发展。当前民营科技企业正在进行以技术和体制创新为核心,以实现规模化、国际化为目标的二次创业。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民营科技企业仍然存在着规模小、技术创...

作者:李毅 出版时间:2004年07月

科技创新城是哈尔滨市贯彻国家、省市“十二五”战略规划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本文通过梳理哈尔滨科技创新城建设历程与发展情况,对其建设特色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进而结合国内发展良好的科技创新城区,通过比较研究,得到哈尔滨科技创新城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可以借鉴的启示。最终针对哈尔滨科技创新城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发展建议。

作者:李萍 刘宝巍 冯朋鹏 柳邵辉 出版时间:2012年06月

本文对河北省科技人才流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河北省科技人才现状表现为总量不足、储备较少、结构失衡,其流动受到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水平、人才市场发展水平、科技人才政策等宏观因素与包括企业规模和行业地位、福利待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科技人才自身特征等微观因素影响,存在中小科技企业人才流失严重、社会保障体制障碍、相关法律不完善等问题,并针对存在...

作者:张亚宁 出版时间:2016年01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