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科研人员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参与者和支撑性力量。一支充满创新激情和活力的科研队伍对撬动整个国家和全体社会的创新事业具有明显的杠杆效应。本章首先调研了科研人员的基本情况,说明当前实行科研人员收入分配改革十分必要和紧迫,分析我国科研人员收入分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建立一套贴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充分体现知识价值和有利于调动创新积极性的科研人员收入分...
科研人员创业不仅有利于增强创业主体动力,促进人才要素流动,优化资源配置,而且对于促进经济与科技结合,提升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河南省也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创业的政策措施。但由于受到体制、机制以及科技创业本身风险大的特点等因素的影响,河南科技创业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建议河南在科研人员价值观引导和创业培训、细化...
邹碧,男,41岁,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助理研究员,受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委派,自2019年3月至今,于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同庆镇塘吉村开展扶贫工作,任塘吉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在驻村扶贫期间,邹碧书记下基层、干实事、深入群众,与当地群众打好关系之余,结合当地特色和专业优势,积极探索脱贫方式,积极开展科技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等工作,通...
本书收入的是从农发所科研人员2006年至2007年两年间的研究成果中遴选出来的论文或研究报告。
科技资源分配一直以来都是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但国内学界尤其是社会学界对于科学共同体内的分层和科技资源分配不平等问题关注甚少。随着我国科技经费投入的大幅增加以及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重稳步提高,如何保证和实现科技资源的公平、公正分配这一问题逐步提上日程,成为科技领域亟须正视和面对的一个现实性课题。有组织、有计划地以科研项目的形式开展科研活动是现代科...
本书收集了民政部社会福利与社会进步研究所科研人员和特约研究人员在1997年完成的主要成果,涉及社会保障、基层政权和群众自治组织建设、社会行政管理等诸多领域,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与实证性。
本报告首先对中国社会学教学科研机构和教学科研人员队伍的发展情况做了较为全面的阐述,然后从社会学理论和方法论、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分层、农村基层社会建设、社会组织与社会政策以及和谐社会等五个方面,对2005~2006年的前沿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并对中国社会学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方向性的建议。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