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游牧民以随季节有规律地移动来应对当地的自然环境。他们的社会文化系统都是建立在这种移动性基础之上。游牧知识也是游牧民在移动过程中,经过代代创造积累而形成的。那么游牧知识又是以何为载体,如何代代传承的呢?
牧民掌握着一整套富有鲜明文化特色和价值的技巧与技术, 是牧民的文化遗产, 它不仅依赖草原环境, 而且与草原环 境有着辩证的关系。 千百年来, 草原决定着牧民的生活方式, 而牧民以灵活、 变化的方式通过移动性来适应变化着的降水及其对植被的影响。 在中国北部贫瘠的新疆地区, 说突厥语和蒙古语的牧民拥有在高山、 山坡和平原畜牧的悠久历史, 他们将牲畜从一个牧场转移...
微博以其信息发布的即时性、较强的交互性和不受空间限制的移动性等优势成为公众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成为影响网络舆论的新力量。微博的出现和发展给突发自然灾害中的舆论引导带来机遇和挑战。本文以四川雅安地震为例,梳理其微博舆论的生成演变过程,分析微博舆论的影响,并探究突发自然灾害中的微博舆论引导策略。
人类与旅行一并前行、进化。旅行是人类文化一张独特的脸面,一种特殊的表述范式。几乎人类所有重要的文化主题都与之有着密切的关系。可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似乎忘记了与旅行的这种关系。旅行成了一个“失落的主题”。现代社会的移动属性将人类旅行文化提升到了空前的高度,当代后殖民主义理论对旅行文化的分析达到了空前的深度。民族志研究与旅行所建立起的学科关系,促使人类学对...
人与自然的关系应是和谐的,而不是片面地征服与战胜自然,既要重视自然环境,又要重视人文环境。对于与大自然的矛盾与关系,我们要用道德来规范,建立“环境道德体系”,用“环境道德”为人类建立一个宜人的环境。在协调人与自然和谐方面,要及时吸纳国际先进技术和理念。2007年10月在上海举行的“最新环境科技展”给我们以深深的启迪。虽然现在的高科技产品和技术给了环保一个很大...
本文利用实地调研所获资料,探究牧区草地租赁的基本情况及租赁对草地利用经济效果和生态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牧户的草地租赁具有参与度较高、草场类型以放牧场为主、租赁草地面积差异大且价格不统一等特征。受教育水平越高的牧户租入草地的意愿越强,租出草地的意愿越弱;汉语水平较高的牧户成功租入草地的概率较大。在租赁对草地利用效果的影响方面,草地租入情况下牧户草地利用的生态...
2009年底至2010年初,阿勒泰地区的哈萨克牧民经历了一场60年不遇的大雪。实际上,对哈萨克牧民来说,他们并不畏惧大雪,因为他们认为没有雪比雪灾更可怕,哈萨克谚语说“白灾之害只一季,黑灾之害得两年”。草原上,哈萨克牧民经历着各种多变的自然环境,对此他们有自己的一套调节和适应机制,而这套机制就是协调游牧民与草原环境关系的游牧文化知识体系。
本文主要梳理了草地退化的含义、现状及退化的主要原因。草地退化主要表现为地表植被的生物量(包括高度、盖度及产量)和质量的下降、土壤生境的恶化以及生产能力和生态功能的衰退。也有学者从草地承载牲畜的能力、草原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等方面界定草地退化。进入2010年以来,特别是我国主要草原牧区大面积实施生态补奖政策之后,草地退化现象有所遏制。草地退化可以是如干旱、土壤侵蚀...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