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粮食问题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也是我国长期致力解决的一大经济问题。1978年以后,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六年获得丰收,特别是1984年,跨上了总产量4亿吨台阶,人民的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其成就举世瞩目。但自1985年以来,粮食产量却连续四年徘徊不前,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粮食问题也就成了讨论中的主要热点,现将讨论情况做简单介绍。
宋庄经历了怎样的发展道路?宋庄与其他园区相比有哪些独到之处?宋庄的发展模式有哪些值得称道的地方?这些都是本文要研究的问题。
21世纪是一个老龄化时代,中国的老龄化也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如何保持健康长寿,不仅成为许多老年人关注的问题,同时也引起学术界、政府及民众的关注。全球五大长寿之乡被称为“蓝区”,包括意大利的撒丁岛、希腊的伊卡里亚岛、哥斯达黎加的柯雅半岛、美国的加州洛马林达、日本的冲绳。本文介绍了“蓝区”的地理环境特征、长寿人口的特点,通过分析影响长寿的因素,试图揭秘长寿的秘诀,...
粮食产值是粮食产量的价值计量。农业生产不仅仅是粮食的生产,此外还有经济作物的种植并包括畜牧、渔业、林业等众多其他生产部门,产品种类更是多种多样,单纯的产量计量无法描述其总体规模。描述农业总体规模唯一可行的方法只能是价值计量。粮食的产值可以利用现存的清代粮价资料进行估算。
我国是农业大国,粮食补贴政策作为一项重要的惠农政策经历了悠久的发展史。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党和国家领导人依据我国具体国情实施了粮食直补政策,本章将叙述该政策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并以陕西省粮食直补政策实施的详细情况为依据,来探讨我国粮食直补政策的现状。
由后方运粮至前线是北宋西北军队后勤补给的另一重要方式。依靠屯田解决沿边驻军的粮食需求固然经济方便,但屯田本身也存在着诸多弱点,如易受自然灾害和夏军侵扰等因素影响,单纯的屯田生产并不能确保沿边粮食供应万无一失,因此,宋军不得不从战略后方运输粮食以保证沿边地区的后勤需求。可以说,运输是任何战争都必须采用的重要后勤补给措施,在宋夏战争中,粮食运输也始终是宋军后勤补...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出生性别比和女性婴幼儿死亡水平均持续偏高,这导致了严重的人口性别结构失衡,主要表现为男性人口过剩和区域间分布的失衡。男性人口的相对过剩造成了婚姻挤压:2013年之后每年男性过剩人口的占比在10%以上,2015~2045年将达到15%以上,平均每年大约有120万男性在婚姻市场上找不到初婚对象(李树茁等,2006a)。在“男高女低”的...
河南是农业、农民大省, 农业生产的基础较好, 农本思想、重农意识根基深厚, 党中央、国务院和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 河南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成效是很大的, 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根据国内外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城市化分为三个阶段: 缓慢积累阶段、加速发展阶段、基本成熟阶段。河南城市化应当从河南的实际出发。河南城市化是快了还是慢了, 是超前还是滞后,...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