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功能理论是西方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初期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流派,它是社会工作者希望从精神病理学和精神分析学的依附中摆脱出来,建立自己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的一次积极的理论尝试。但是到目前为止,对功能理论的研究非常少,特别是在国内,几乎无人问津。本文从历史的角度梳理功能理论产生的背景和演变过程,并且对功能理论的基本理论逻辑框架、主要概念以及对之后社会工作的发展产生的影响进...
男;汉族,1945年1月生于重庆市,籍贯浙江省温州市。现任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系主任。兼任上海市社联常务委员、中国伦理学学会理事、上海市伦理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社会学学会常务理事等职。1962年9月~1968年2月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本科生;1978年10月~1981年10月复旦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获哲学硕士学位;1982年4月~1985年10月复旦大学...
“性别霸权”主要指男性话语的强势地位以及它对女性造成的统摄与规制。文本分析表明,一些影片中的男主人公具备男权制的鲜明属性,象征着男权秩序,鲜明地呈现了两性之间“看”与“被看”的权力关系状况以及男性的霸权威力。当代影视文化在两性关系的诠释上,依然流露出“二元对立”式的文本建构模式,银幕上的“母亲”形象,亦反映出传统文化的陈规。
后现代社会学至今仍是一个非常难以界说清楚的领域。首先,后现代主义不仅渊源众多而又支脉繁杂。简论之,后现代的概念最早发端于文学艺术领域,后来在一些哲学思想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一种后现代主义思潮,其中尼采(F.Nietzsche)、海德格尔(M.Heidegger)哲学以及后结构主义哲学起了最直接的促进作用。后现代主义崛起于20世纪70年代,并在80年代达到其顶峰,...
2014年5月30日至6月1日,纽约左翼论坛在纽约市立大学约翰·杰伊刑事司法学院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5000余名左翼学者、政府官员、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学生、普通民众齐聚一堂,在两天半的论坛中围绕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生态危机、制度危机进行了研讨,并对转型正义世界进行了憧憬。
本研究以“5.12”特大地震灾害为背景,探讨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新兴的制度进入到地震灾区,对当地社会建设发挥的作用。另外,本研究还有一个潜在的目的,即观察专业的社会工作在中国本土的适用性。借此,希望对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进行适当补充,并为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寻找独特的理论基础贡献绵薄之力。
关于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术创新的若干问题创新是学术研究的主要目的和评判学术成果的标准一项研究成果如果没有新观点或新理论新分析新材料那就不能说是真正的学术研究成果本文就我国人类学民族学学术创新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按照一般的说法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包括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学科体系创新科研和管理制度创新等本文所说的学术创新主要是指理论创新观点创新方法创新不包括学科体系创新科研...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