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凭借卢拉的支持以及“继承”的竞选口号,来自劳工党的女候选人迪尔玛·罗塞夫赢得了2010年巴西总统选举。未来的罗塞夫政府在内政外交政策上可能会与卢拉政府保持较强的延续性,但同时也可能实施部分政策调整。卢拉八年执政为罗塞夫留下了不错的“遗产”,但在“后危机时代”和“后卢拉时代”,罗塞夫政府仍将面临诸多挑战,如巴西发展过程的历史难题、国内政治力量对比所产...
2014年,巴西大选竞争空前,罗塞夫涉险获胜确保了劳工党的连续执政,同时也反映出劳工党在本党建设和治国理政上面临的挑战:政党新格局、政治新生态、社会新结构迫切需要劳工党政府寻求政策上的适时转型。罗塞夫的竞选纲领体现出“延续中求变”的思想,但从目前局势来看,政策变化的空间并不大,“延续”仍将是罗塞夫第二任期的主调。未来4年,罗塞夫在政权稳固、经济增速回升、社会...
2014年总统选举是巴西再民主化以来竞争最激烈的一次。经济滞胀及社会抗议已经给寻求连任的罗塞夫带来障碍,而“坠机事件”及“巴西石油公司腐败丑闻”的曝光更增加了选举进程的曲折性。最终,凭借中下阶层选民的坚定支持,罗塞夫险胜对手而获得连任,但如何摆脱经济困局是其面临的重要挑战,而政治改革、反腐及结构改革也是艰巨的长期任务。对外关系上,巴西继续坚持多元化战略,除巩...
2010年,“选举”是巴西内政外交的重要内容。卢拉在过去8年收获的执政业绩帮助迪尔玛·罗塞夫较顺利地赢得了总统竞选,执政联盟在议会中的优势也进一步扩大;经济方面,巴西实现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最快增速;社会方面,贫困率继续保持下降,两极分化差距进一步缩小;外交方面,地区一体化、南南关系和国际参与仍是2010年外交的优先目标。
由于历史纽带和共同的殖民地经历,巴西与非洲历来保持着密切关系,特别是与葡语非洲国家的密切关系。伴随二战后的非洲非殖民化浪潮,巴西同非洲国家之间的关系越发紧密,尤其是在1974年葡萄牙殖民政权倒台后。2003年卢拉政府上台之后,由于在任总统与其“总统外交”的推动,巴西和非洲之间的互动增加,主要表现扩大的贸易额、政治对话与双边合作上。
2010年,拉美一些重要国家相继举行选举。本文从这些重要的选举切入,分析拉美国家当前政治发展的最新特点,分析2010年的政治形势。2010年拉美国家的政治形势有四个特点:一是拉美政局总体稳定,但一些国家出现紧张甚至动荡的局面;二是拉美左翼政党的执政仍然享有一定的优势,但右翼或反对派的力量进一步发展;三是拉美国家政治参与继续发展和扩大,尤其是传统弱势群体的政治...
本文主要介绍了《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发展报告》的主要内容,为读者阅读此书做一个基础的了解。
2014年以来拉美地区继续保持政局相对平稳,政府和执政党更迭有序的基本态势。随着世界经济危机的后果日益显现,拉美各国政府面临的难题增多,执政环境趋于复杂,执政压力加大。为实现有效执政,许多国家积极推进政治和选举改革,提出完善国家和社会治理的新措施,但拉美国家的治理能力将经受新考验。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