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草原生态系统是我国陆地上分布最广泛的生态系统,北方草原近300万平方公里,对于发展畜牧业、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土和维持生态平衡有着重大的作用和价值,对我国华北和京津地区具有重要的生态屏障功能。2015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快推进基本草原划定和保护工作,科学划定草原生态红线,修订《草原法》;2016年进一步将草原生态...
保护、恢复和促进可持续利用陆地生态系统,是《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17个目标之一,彰显出未来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必将是以陆地生态系统保护为前提的发展战略。陆地生态系统正面临自然资源枯竭和环境退化产生的不利影响的挑战,其中,超出生态系统承载力的人类行为是最重要的原因。本书围绕《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框架中陆地生态系统保护的总目标和具体指标,从森林生态系统...
湿地是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被称为“地球之肾”,是众多水陆动植物的栖息地,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的基本屏障。2015年,我国提出2020年的目标是,全国湿地保有量达到8亿亩,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55%。目前,我国湿地生态功能仍在减退,湿地保护仍面临较大压力。本文包括三节,第一节阐述湿地的概念和类型,第二节概述我国湿地的状况,第三节评述我国湿...
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包括一个区域内的所有生物有机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物理(非生物)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为了维系自身的稳定,生态系统需要不断输入能量,即生态系统不仅是一个地理单元,而且是一个具有输入和输出功能的系统单位。
本文主要以前述各章为基础,提炼本书的主要结论并展望中国加强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前景,包括两节。第一节是主要结论,概括为:①以定量刻画我国的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土地退化与荒漠化、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基础,概括近几十年我国各陆地生态系统变化的特征为:中国陆地生态系统质量呈现表面上总体向好态势,但保护与恢复的压力依然很大;②以梳理我国...
当前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和草原生态的关联并不明显,尤其是草原生态补助奖励金额和生态状况变化并不相关。为什么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和草原生态质量变化的关联非常模糊?如何更好地通过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提高草原生态安全?本文研究认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并不单一强调草原生态质量变化,这种策略是正确的,而且未来运用第二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进行绩...
本报告考察了我国草原生态治理进展情况,包括阶段性特点、治理效果和面临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对草原管理的政策目标发生重大变化,从追求生产功能逐步转变为保护优先、加强生态修复,并不断完善草原生态保护机制,推动重大草原生态治理工程建设,草原生态实现了从全面退化到局部改善,但根本问题尚未解决。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对我国草原生态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需要提...
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首先,本文讲述了内蒙古草原牧区面临的重大的变化,讲述了变异式草原畜牧业的形成、不可持续性牧区社区的衰落以及牧民社会地位的边缘化。其次,阐述了振兴牧区中发展草原畜牧业、尊重自主性和多样性的政策历练,并提出要使牧区发展模式更符合草原牧区的区情,指出了草原畜牧业产业化需要主要的问题。再次,本文提出牧区发展要充分尊重和保护牧民的操场权利。最后,...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