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草牧业     检索到  3951  条相关信息

“十三五”期间,甘肃省牧业快速发展,产业布局更趋合理、产业链条不断完善、供应链逐渐健全、产业发展质量明显提升,有力地促进了农牧民增收,为甘肃省脱贫攻坚任务顺利完成提供了重要支撑。本文简述了甘肃省牧业发展现状,对甘肃省牧业发展优势、区域化布局、发展的新特点、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进行了系统分析,针对发展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旨在为甘肃省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

作者:李飞 阎奋民 李发弟 贺春贵 出版时间:2021年04月

牧业是甘肃省的优势产业,发展牧业是统筹当地农区、牧区以及农牧交错带生态安全与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同时甘肃牧业的健康发展是建设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基石。本文通过对甘肃牧业发展的深刻内涵、现状、资源概况等进行研究,发现甘肃省牧业发展整体势头良好、资源充沛、业发展快速、畜牧业稳步增长、牧业市场发展快,全省草地农业生态恢复富有成效;同时牧业发展...

作者:蔺伟虎 出版时间:2024年01月

本文采用2011年与2012年对呼伦贝尔市和锡林郭勒盟13个牧业旗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随机前沿模型,对依赖草原畜牧业为生的纯牧户的技术效率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现行草地产权制度下,牧业生产技术效率值总体来说较为低下,均值仅为0.53,存在较大的效率损失,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过牧-草场退化-贫困-过牧”恶性循环。以小牧户为主体的经营是技术无效率的,主要原因...

作者:谭淑豪 出版时间:2022年06月

本文首先回顾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牧业制度的变迁,将此过程分为“牧业大包干”“草畜双承包”“双权一制”三个阶段以及“分畜到户”“分到户”两个过程。其次,本文基于对草原牧区的实地调研,探讨了承包到户的土地制度在牧区全面引入对牧户生计资本以及牧民恢复力的影响,据此说明草地产权制度变迁对牧区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作者:谭淑豪 出版时间:2022年06月

我国北方草场的严重退化已经影响了国家生态安全。草场退化的主要原因是牲畜量大大超过了草场的承载能力。在内蒙古,草场使用权承包到户的政策30年不变。然而,牧民为什么依然过度放牧,不考虑草场的长远发展?本文以内蒙古一个贫困的、蒙古族聚居的、草场退化严重的牧业嘎查为例,回顾了1983年实施“双权一制”至今20多年中牧民的放牧行为,从制度、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政策...

作者:刘娟 周圣坤 出版时间:2010年10月

在乌审的草原上,畜牧业正在被按照农业的生产方式改造。农业化的畜牧业代表了另外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本文分析了乌审旗牧区的居住格局与社区、畜承包与网围栏建设、畜牧业与农业、草场与人等内容。

作者:王晓毅 出版时间:2009年08月

2017年9月国家批准在祁连山启动实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涉及甘肃省和青海省两个片区,总面积为5.02万km2,其中:甘肃片区总面积为3.44万km2、青海片区总面积为1.58万km2。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位于祁连山北麓,占据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面积的2/3,承担着重要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屏障职能,肩负着重大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

作者:安雪峰 安迪 刘梦园 出版时间:2021年12月
来源:《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布时间:2025-07-11
关键字: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共同富裕;路径;调查研究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