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文章主要介绍了古代丝绸之路葱岭西路的历史概况及途径的自然地理景观。
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90年代末消亡的阿图什市“香港巴扎”是当地及周边重要的工农商品集散地,它经历了从“黑巴扎”到“香港巴扎”,再到“南疆工业品集散基地”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它的兴起除了国家政策的使然外,还同阿图什市的地理位置、历史沉淀、经商传统以及阿图什维吾尔人突出的经商素养等有关;它的消亡固然有政策等因素在内,但国内外环境的变迁是其衰亡的重要原因。
文章主要介绍了古代丝绸之路昆仑北路的历史概况及途径的自然地理景观。
文章首先介绍了西域的地理位置,其次介绍了当时中亚、西亚、罗马的历史发展概况。
莎车汉文化的传播早于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开通后,莎车的汉文化通过军事屯田和丝路贸易两种模式传播,本文分析了汉文化传播对包括居住、生产、宗教、语言在内的地域文化的影响,认为莎车地域文化是维汉双方互相选择的结果,丝绸之路商贸活动对汉文化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文章以丝绸为主线,介绍了公元前500年~公元751年中国与罗马等过的交往,并对丝绸之路做了概括描述。
2016年5月26日,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简称“研究院”)在陕西师范大学文科科研楼312报告厅举办了名为“西凉乐——丝绸之路音乐文化交融的结晶”的讲座。此次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白翠琴先生主讲,研究院周伟洲教授担任主持人以及讲评人。研究院全体在校师生及部分外系学生参加了此次学术讲座。本次讲座于26日15时开始。首先,周伟洲...
虽然丝绸之路的研究成果非常多,但研究丝绸之路对中国经略西北边疆影响的作品并不丰富。研究丝绸之路在西汉贯通对中国经略西北边疆的影响,不仅对我们今天实施既发展中国西部又向西开放的“一带一路”倡议具有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而且对解决中国西北边疆存在的某些问题有所借鉴。基于以上两点,本文通过比较丝绸之路在西汉贯通前后的亚欧交通运行及对接实况、中国版图从中原向西推进的变...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