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河南城市建设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暴露出发展方式粗放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城市开发建设无序、资源环境问题突出、城市管理不科学、社会发展失衡等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这就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分析城市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把握城市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和指向,切实采取措施加快城市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
济源市工业经济具有明显的投资拉动特征, 投资效率较低;能耗偏高, 高耗能行业已成为济源市工业利润的主要支撑;高技术产业行业覆盖面窄, 占工业比重偏低;规模化水平及生产集中度低。促进济源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有立足实际, 科学规划循环经济发展蓝图;落实科学发展观, 转变经济发展观念;充分发挥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从改革开放至今,云南经济结构经历了从失衡向正常化转变,再到初步失衡向严重失衡的发展历程。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政府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等外部冲击,开始主导经济增长,依靠投资拉动,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经济运行的增长机制,使云南的工业化逐步形成了资源型、重型化为主的工业经济体系,以国有企业为主并过度依靠政府垄断的资源型、重型化工业形成了内部自循环和省内产业关联...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0.36万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9.8万亿元,年均增长约10%,当前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中国也产生了结构性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高污染、高排放、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得中国像20世纪70年代拉美国家一样面临“中等收入陷阱”。为了解决这...
近年来河南致力于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在综合实力提升、“三化”协调发展、承接产业转移、改善民生等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转型发展的任务仍然繁重。根据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在对中原经济区转变发展方式趋势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结构调整、自主创新、民生改善、机制创新...
本文立足于陕西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动力、过程及结果为基本结构,构建了一套集既有指标和创新指标于一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发展转型总指数,并对2001~2009年陕西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进行评估分析,进而总结了陕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化解东北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和科技支撑能力薄弱,农业生产效率效益不高等问题,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巩固东北地区农业基础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十一五”期间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过程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分析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制约因素,通过借鉴国外先进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东北地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对策措施。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