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文从渗透性、使用有效性和可负担性三个维度构建金融包容指数,对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2005~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金融包容发展水平的测度,并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对金融包容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我国各省域金融包容水平普遍较低,整体分布呈“东高中西低”;(2)金融包容和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空间集聚特征,表现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3)长...
本文基于2005~2014年我国1516个县级层面的数据,包含县域金融许可证信息数据,采用空间分析工具,实证检验了金融包容水平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县域金融包容水平整体偏低,国家级贫困县更是如此,并呈现出“东高中西低”的梯度格局。进一步,我国县域金融包容水平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都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大多呈现“高-高”集聚与“低-低”集...
本文讨论的主题是城市包容度、流动人口转移就业及相应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其中对人口转移就业与城市产业发展关联的研究占据主要篇幅。这并非表明城市包容度在本章中的地位不重要。本文的研究思路确定为“城市包容度←→转移就业←→产业发展←→城市包容度”,三者基本遵从上述双向影响互动关系。本文的核心观点是“人随产业走,实现包容性增长”。本文的特点是在通常分析流动人口与产业...
本报告基于地方绿色金融发展指标体系,总结了全国31个省份71625614绿色金融发展指数得分并将其划分为不同的梯队层次,从政府与市场两个维度展示31个省份的排名情况。总体上看,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所在的广东、浙江、江西、新疆、贵州、甘肃等省份均位于第一梯队,各项指标表现较为突出,京津冀、长三角及珠三角等经济较为发达区域大部分省份的总分位于第一梯队,总体...
近年来,中国在包容的可持续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可持续工业化与创新驱动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挑战。正视这些问题,并妥善解决和应对,是中国从传统工业化道路迈向新兴工业化道路,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从“工业大国”变成“工业强国”的必由之路。
本文主要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合成“城市包容度综合指数”,进而通过构建非线性离散选择模型探讨城市包容度与流动人口长期居住意愿、落户难度、就业稳定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本文的特点是所用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比较新颖,原始数据比较丰富,提出的三假说切中城市包容度与流动人口相关问题要害,得到的实证结果与理论预期十分相符,说服力较强。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