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文主要阐述了西部大开发面临的问题与挑战。2006年是“十一五”的第一年,西部大开发面临更具机会和挑战的国内外环境:中国经济增长的新模式,区域发展的新格局,社会发展的新阶段,资源环境压力,增长与保护的矛盾,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功能分区要求等,既给西部带来机遇,也给西部带来挑战。西部大开发不仅需要解决长期积累的老问题,而且需要面对一系列新的挑战。
本文从基层视角出发,首先对粮食安全问题展开探讨,具体包括粮食安全的基层认知、粮食安全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其深层逻辑等内容。此外,本文从农业生产的外部性特征以及土地、生产成本、劳动力等要素入手,指出粮食安全面临农业生产存在的外部脆弱性、土地可利用率偏低、生产投入成本过高、劳动力出现代际断裂、政策挤压生产空间以及种粮主体不断流失等诸多问题与挑战。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结...
本文是对套子湾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些思考,根据调研实际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以期为宁夏的扶贫事业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以2004 年为例看宏观调控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影响。首先,分析了2003 年上半年~2004年初经济过热是中央作出宏观调控决策的原因。其次,阐述了经济过热的原因有多方面, 民营投资不是祸首, 但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最后,介绍了对民营企业来说, 宏观调控在短期是“压力”, 在长期是“助力”。
约旦领土和统一国家形成的较晚,造成国民对国家认同程度低,部落社会长期存在,国民中部落价值观仍然较强,民族认同对国家政治认同构成威胁。巴勒斯坦及其他国家的难民是约旦不稳定因素之一,使得东西部矛盾有增无减,族群纠纷不断,甚至威胁到国家政权存亡。约旦现代化发展也时刻受中东和平进程及阿拉伯世界局势的影响,作为半食利国家,约旦亦深受国际油价波动影响。
妇联,作为中国拥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最完整的组织机构、最大影响也最有权威的妇女组织,对中国妇女争取社会平等权利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她的自身运作机制与发展,无论在过去、今天还是将来,都影响着中国妇女的发展进程。所以,关注中国妇女的命运就必然要关注妇联组织的发展,研究中国妇女运动的发展趋势,也不能不研究妇联组织的变化趋势。
我国教育扶贫的历史与整体扶贫开发的历史相一致,教育扶贫是整体扶贫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教育扶贫的历史进程大致经历了1949~1978年的救济式扶贫时期、1979~1985年农村经济改革推动减贫时期、1986~1993年开发式扶贫时期、1994~2000年国家八七扶贫攻坚时期、2001~2010年基本消除贫困时期、2010~2020年精准扶贫攻坚时期等六个阶...
教育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核。全球教育发展状况将极大程度地决定着未来世界的发展进程,一个国家的人口教育状况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发展潜力,个人的教育状况则会影响人们的未来命运。提升人们的教育水平有利于全球、国家和个人的综合发展,这是所有人的共识。但是,发展什么样的教育、如何发展教育,才能更有利于人类社会和个人的可持续发展,更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谐、稳定...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