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阶层流动     检索到  17107  条相关信息

本文将采用流动表分析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法,对东南沿海县域的福清市和龙海市中等收入阶层的代内职业流动、代际职业流动以及职业地位获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旨在探讨东南沿海县域中等收入阶层社会流动的程度、特征、影响与趋势。

作者:程丽香 出版时间:2013年02月

中国社会的急剧变迁推动着社会阶层结构的不断演化与重组,合理的阶层结构与社会流动对于缓解社会冲突、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社会调查中心采用电话调查的方法,对我国36个城市的居民阶层认同与流动通道评估展开了调查。主要调查结果如下:从居民的个人阶层认同调查结果来看,五成居民认同自己属于社会中层,近四成居民认为自己属于中下层或下层,仅有一...

报告

流动

城市化是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过程。城市化的程度与农村流动人口和城市的融合程度、融合领域、融合层次紧密相关。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欧美国家而言是内源的、渐进的,对很多发展中国家而言则是被动的、激进的。改革开放后,以“离土不离乡”为模式的乡镇企业展示了既无空间位置上的移动,又无人员的整体性重组的独特的乡村工业化道路,...

作者:李勇 刘国翰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本文关注的是“中农”群体在农村社会中的阶层地位。本文以安徽芜湖农村为例,介绍了农村土地流转的原因和类型,并将农民划分为五个阶层。其次,本文具体分析了“中农”现象,从而展现了“中农”阶层的独特社会禀赋。接着,本文从理想状态上,逐一论述了中农阶层与其他阶层的关系。最后,本文指明了中农阶层在农村社会中的“中间价值”,并强调了中农阶层在乡村治理和农村政治社会事务中发...

作者:杨华 出版时间:2018年05月

本书将研究的视角聚焦在经济较为发达的福建省东南沿海县域。在系统综述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构了这一区域中等收入阶层的分析框架,界定了中产阶层、中间阶层和中等收入阶层等概念。在入户抽样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考察了这一区域中等收入阶层的规模、群体特征、经济地位差异、社会流动机制、阶层意识和社会心态等,并从政策层面为进一步扩大县域乃至全国的中等收入阶层提出了...

作者:程丽香 出版时间:2013年02月

阶层和谐是社会关系和谐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阶层分化的总体特征就是社会阶层构成的细密化、流动化。基于此,在意识形态整合方面,中国共产党着力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谋求形成社会共识;在创新实践方面,着力通过做好新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等谋求促进阶层关系和谐。取得的成就包括社会共识趋于形成,阶层关系趋向和谐,阶层关系协调机制不断健全,但问...

作者:黄相怀 出版时间:2008年03月

本章是关于阶级阶层分析的理论模型和经验发现的历史考察和现实反省。本章将首先系统考察马克思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韦伯学派和新韦伯学派关于阶级阶层分析的理论模型及其阶级阶层划分标准;其次在新的综合的基础上提出笔者关于中国当代城市社会阶层划分的标准及其操作化测量,将当代中国城市居民划分为专业行政管理者、普通白领、小雇主和工人四个阶层,结合北京调查的资料对四个阶层的特...

作者:张文宏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文章主要介绍了1995~2005年中国流动妇女的状况。首先,作者详细地列明了研究框架,接着,作者对重点人群——流动妇女作了精确的定义。识别出重点人群的主要特征以后, 文章从过程、影响因素、存在问题三个角度分析这一人群的境况和问题,涉及关于经济、政治参与、暴力等重要议题的研究。文章最后对流动妇女的状况作了预测。

作者:谭深 出版时间:2006年03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