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2011年,民办教育发展形势总体平稳。国家出台了民办教育的新政策,民办高校首次获得了研究生招生资格。各地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开展了民办教育综合改革的试点,探索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民办教育正处在一个新的政策调整时期和发展转型时期,期待民办教育能够切实转变发展方式,获得更大发展。
以十七届六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了历史性转折。近年来的主要成就有: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初步建成;文化建设投入实现五年“翻一番”;近5万所“四馆一站”实现“免费开放”;重大文化惠民工程显著提升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法规政策建设取得突破。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一些基层党委政府缺乏文化自觉;投入不足,发展不平...
人口老龄化影响之广之深,遍及民生、经济、文化、政治,以及城乡、区域和国际战略格局等几乎所有领域、所有层面。老龄化正同信息化、城市化、全球化一道,构成重塑人类社会的认知背景和基础力量。2018年,中国人口结构开始出现转折性变化,从有史以来的年轻社会步入前所未有的社会形态——老龄社会。老龄社会与人口老龄化相伴而成,与社会发展相向而行,与人类进步相促而进。其带来的...
本部分内容是关于我国社会在“新常态”背景下的新成长阶段。这种新成长在社会发展方面呈现出一些转折时期的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城镇化发展的阶段转折、劳动力供求关系的阶段转折、收入分配变化的阶段转折、职业结构变动的阶段转折、居民生活消费的阶段转折以及社会发展质量的阶段转折,这些阶段转折,都意味着不仅在经济领域,而且在整个社会领域,都出现了一种新的常态,或者说一种新成长...
本文首先通过深化理论研究,将城乡一体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其次选取城镇化率、城乡收入差距、人均GDP指标、产业结构作为各个阶段的量化指标;接着基于城市层面的数据开展实证研究,根据不同区域之间城乡一体发展阶段的差异将推进策略分为四类,对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与推进城乡一体协调发展有重要意义。
在宏观调控政策引导下,中国经济已经从前几年的加速增长阶段转向稳定增长阶段。2005年,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就业形势有所好转,物价总水平涨幅趋于稳定,经济运行的协调性明显增强。展望2006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在高位增长平台上稳定运行格局,宏观调控政策宜继续维持“双稳健”基调,进一步加大财政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改善居民消费—储蓄倾向...
改革开放之前的30年,湖北城市发展经历了一个非常曲折的过程,既有较正常的发展,也有剧烈的波动,但总体来看还是为改革开放后湖北城市的崛起打下了一定基础。
2005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获得通过。该《建议》中出现了“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样一种战略规划。这个表述也暗示着,经过近30年市场取向的体制改革,意义变得较为含混的“文化事业”一词,开始彰显出“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内涵。中国公共文化服...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