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阶级地位     检索到  23575  条相关信息

国内学术界对阶级阶层问题的关注和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以后研究逐渐走向规范和成熟。近年来,社会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纷纷从自身特有的学科视角出发,运用本学科的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对阶级阶层问题展开深入而细致的研究,产生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结论见仁见智的研究成果,在不断推动理论研究向前发展的同时,也把越来越尖锐、越来越现实的问题摆到案头上来。...

作者:出版时间:2020年12月

本文首先分析商品化小商品生产分化之间的关系与动力,然后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劳工阶级之间的关系与动力。所有这些概念都提到过,这里将它们综合起来深入探讨。每一步讨论都会更加复杂。我也会进一步从理论上探讨真实世界中形成这种复杂性的“决定因素”。

李培林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1998年12月,280千字。

作者:广伟 出版时间:2000年10月
关键词:

作为分层研究中最具竞争性的概念工具之一,阶级分析从历史上讲就一直处于相当“特权”的位置,斯廷奇康比(Stinchcombe)甚至不无夸张地指出:“阶级是社会学中的唯一自变量”(Wright,1979:3)。在西方社会学近两百年的学科发展史上,阶级研究领域向来是一片大师云集、流派纷呈的学术沃土,吸引着无数社会学家“耕耘”其中。阶级是一个有着明确关系取向的分析概...

作者:秦广强 出版时间:2019年06月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术界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多次探讨,形成了较为丰富的成果。本文首先从学界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农业基础地位相关论述的阐释出发,考察农业基础地位认识的变迁,梳理理论界对农业和工业关系的不同观点,研究有关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的各方争鸣,最后概括和提炼其中的基本结论和演进特征,并对农业基础地位思想的演进做进一步的展望。

作者:蒋永穆 王瑞 豆小磊 邓有根 刘润秋 卢洋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本章将视线转向国内的分层和阶层分析,重点聚焦三个议题:一是随着中国社会从“再分配”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社会分层结构尤其是阶层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其背后的动力机制和具体表征分别是什么;二是对于当前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经验测量问题,重点介绍了在国内社会学界有影响力的几个分类框架:“十大阶层”(陆学艺)、“五大阶层”(刘欣)、“中国版新马克思主义阶级框架”(...

作者:秦广强 出版时间:2019年06月

本文基于对45名“有闲阶级”女性的深度访谈及入户观察,就她们在日常生活中身体的呈现方式、身体资本的维护、操练和改造的特点以及在不同社会情境中实现身体资本向社会资本、物质资本和文化资本的转换展开了细致分析。本文发现身体资本的拥有量及重要性和经济实力呈相关,女性的身体资本是体现其个人及家庭社会资本的标志,并决定了其在性别权力结构中的地位。身体资本建构过程本身也是...

作者:王蕾 出版时间:2019年06月

新中国建立60年来,中国社会仍一直处于大变动中,变动的目标主要是使贫穷落后的传统的农业、农村社会转变为繁荣富强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奋斗,经过一化三改、人民公社化、“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个五年计划及“十一五”规划等多个社会大变动的阶段,正在逐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不同...

作者:陆学艺 出版时间:2010年10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