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部分内容是西部旅游业十年发展报告。文章首先回顾了西部旅游业发展十年成就:十年来西部旅游业加快了发展速度;西部旅游业对西部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增强;西部旅游资源开发成就斐然;旅游业已逐步成为西部各省份的竞争优势产业。接下来文章分析了西部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东部地区相比较,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仍很低;西部地区内部旅游业仍呈不平衡发展态势;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存在...
旅游业的发展给旅游人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但是随着产业发达程度的提高,旅游企业亦急需更多高素质、符合旅游业发展需要的专业旅游人才。旅游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其特殊之处在于出售的商品是服务,每个员工都是旅游企业与顾客直接接触的界面,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旅游人才不仅是旅游企业的重要资源,更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旅游业的人才储备、人才教育与培训机制...
本文介绍了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基本状况,梳理了2000~2003年西部旅游开发新举措,分析了西部进一步加快旅游发展的条件,提出了要客观认识西部旅游开发的机遇,并探讨了西部旅游发展的道路与措施。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西部特色优势旅游业发展。首先,概述了西部地区特色优势旅游业发展现状。其次,总结了西部地区特色优势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发展西部地区特色优势旅游业的对策。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中国段及国外段所在国家/地区的旅游业均有着较为重要的发展地位,这些国家/地区的旅游业具有资源互补、战略互补的基础,但因历史等多种原因各国/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旅游合作是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目前已形成的省市、协会、国界之间旅游合作的基础上,从政府统一规划,确立点、片、线、带的发展路径,构造无障碍一体化旅游区,完善...
休闲农牧业与旅游结合是农牧业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也是新动能、新前景,两者融合发展也已经成为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途径以及旅游业发展新的动力,并为农牧民增收提供了渠道。当前理论界对于二者融合发展的研究中,主要从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进行,理论研究主要解答了农牧业和旅游业融合的动因、机制及实现路径等。70445059在实证研究中,学者通常都是选择有代表性...
青海2004年出口额在全国排名第三十位,2004年当期指数全国排名第三十位,2000~2004年变化指数全国排名第二十四位。青海2004年没有强势出口产品。十四类产品中,2004年当期指数全国排位没有进入前十名的产品,排名最高的矿产品,全国第十九位。2000~2004年变化指数全国排位进入前十名的有皮革及制品、电子器件、运输设备和矿产品。
2012年,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发酵,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内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青海旅游业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总量达到1580万人次,比2011年增长11%;实现旅游总收入123亿元,同比增长33%。2013年,青海旅游业发展预期目标是接待国内外游客总量173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实现旅游总收入148亿元,同比增长20%。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