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非公募基金会     检索到  920  条相关信息

2010年7月8日,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等15家公募基金会和南都公益基金会、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等20家非公募基金会机构发起筹建的基金会中心网启动,以建立基金会行业信息披露平台,提供行业发展所需的能力建设服务,促进行业自律机制形成和公信力提升,培育良性、透明的公益文化为使命。基金会中心网成立之初即推出“透明口袋”的概念,成为中国基金会问责的...

作者:王琦棠 出版时间:2013年01月

本文是2011年中国基金会的发展报告。文章在绪论中介绍了报告的数据来源、研究方法,以及报告的章节安排。报告的内容可以分为六个方面:第一部分是2011年中国基金会数量状况,第二部分是2011年中国基金会资产状况,第三部分是2011年中国基金会收入状况,第四部分是2011年中国基金会支出状况,第五部分是2011年中国基金会专职工作人员状况,第六部分是2011年基...

作者:刘忠祥 出版时间:2013年02月

江苏省基金会指在江苏省民政部门登记的地方性基金会。江苏省基金会从2005年底的42家增长到2011年底的376家,其数量为全国之首。同时,江苏省基金会发展也有着自身特点:公募基金会以见义勇为和民政慈善两个领域为主体;非公募基金会主要是教育类和慈善类基金会;出现了村级基金会这一创新的模式。报告将从数量、资产、收支等方面对江苏省基金会的发展模式进行呈现。

作者:刘忠祥 出版时间:2013年02月

大学基金会指的是由大学发起设立的教育类基金会。大学基金会在近年来数量迅速增长,规模不断增大,且呈现鲜明的群体性特征,如大学基金会整体吸纳大量的社会资金、需要厘清与发起学校的关系、项目模式同质性高等。本报告从数量、资产、收支、人员、项目等方面对大学基金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作者:刘忠祥 出版时间:2013年02月

北京市基金会指在北京市民政部门登记的地方性基金会。近年来,北京市基金会发展迅速,一方面,呈现与全国大部分东部地区一致的特点:非公募基金会数量迅速增长,捐赠收入成为主要的收入来源,行政和人员支出较低,整体上缺乏专业化队伍等;另一方面,北京市基金会也有较为鲜明的地区特色:文化艺术类和研究类基金会开始发展起来,一些基金会立足于北京,支持全国各地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发展...

作者:刘忠祥 出版时间:2013年02月

《中国基金会发展报告(2012)》一共包含一个总报告和四个分报告。总报告以年检数据为依据,描述了中国基金会发展的整体状况,主要包括基金会发展数量、资产状况、收入状况、支出状况和专职工作人员状况。同时又从类型、登记时间、登记地区(部门)的维度分别对上述状况进行了分析。在对2011年基金会现状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报告展示了基金会的发展趋势并厘清一些基本事实。 ...

作者:刘忠祥 出版时间:2013年02月

为进一步推动财政的公共化进程,促进我国文化发展,2007年8月7~8日,我们赴上海进行为期两天的专题调研。调研期间,与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上海市财政局、宣传部、博物馆、美术馆等单位和机构的负责人进行了专题座谈。本报告为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的专题调研报告。

非公募基金会作为2004年《基金会管理条例》颁布后新兴的公益力量和重要的公益组织,为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极大地调动了民间捐赠的积极性,鼓励了民间的公益慈善行为。在这一类基金会中,有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其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都是民政部,我们称其为民政部主管的非公募基金会(以下简称部管非公募基金会)。

作者:刘忠祥 出版时间:2013年02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