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马步芳     检索到  282  条相关信息

在青海近代史上,马步家族的统治长达37年之久。其家族统治的青海,西南与西藏接壤,境内生活着大量的藏民,因此不可避免地与西藏存在着政治、经济、宗教、边界纠纷等联系。马步执政青海期间,其对藏政策既表现出维护桑梓、保境安民的一面,又兼有拓边扩张的一面。探析马步与西藏地方关系也必须注意到当时南京国民政府发挥的作用。

作者:郝亚平 出版时间:2018年11月

传统时期,玉华叶氏宗族位于政权中心的边缘地带,是一个封闭的小型社会,内部按照一定的规制与程序,进行自我治理,是一个自治的共同体。宗族内特有的“马步”、“册书”以及保甲长成为连接宗族与国家政权的重要纽带,承担着一定的“国务”。面对不同的事务,玉华叶氏宗族采取不同的治理规则与治理方式。

作者:侣传振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

海南藏族自治州发展报告。

作者:关桂霞 出版时间:2011年06月

玉树藏族自治州发展报告。本文首先介绍了自治州自然概况和行政沿革,随后介绍了其法制建设和民族关系,之后介绍了自治机关及干部队伍建设,最后介绍了自治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

作者:关桂霞 出版时间:2011年06月

1957年和1958年,我曾两度陪同苏联专家(当时正式名称是顾问)艾·拉·捷尼舍夫调查青海的撒拉语和甘肃的裕固语(讲突厥语部分)。

作者:陈鹏 出版时间:1999年09月
关键词:

族群的文化边界与政治边界始终是不一致的,如果文化边界代表了族群的原生性,而政治边界则反映了族群实际势力的消长结果。族群政治势力的对外张力必然会不断跨越其原有的文化边界,并试图成为族际的主导力量。当民族边界趋于模糊化时,民族交融则成必然,尤其在一统体制下得以加速推广;反之亦然。青海地区是多民族生存、发展的历史舞台,多元民族文化在此交会互通。清末以来,中央政治势...

作者:王英 出版时间:2016年06月

大平正是战后日本第14位首相,1978年12月7日第一次组阁,1979年11月9日再次组阁,1980年6月12日任首相期间因心脏病突发逝世,大平内阁随之解散。大平首相在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和主要的作用,在其执政的一年半时间里,两国关系更是日益紧密。

作者:梁云祥 陈向阳 出版时间:2008年11月

青藏高原的人类活动由来已久,历史时期人口迁移是引起人口数量空间分布变化的主要因素。众多考古资料和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早在200万年前青藏高原就有人类生存,后由于青藏高原的不断隆起与气候变化,部分先辈相继沿长江、黄河流域向中下游迁移,致使这里逐渐成为人口稀少之地。如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小柴旦就发掘出距今3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史前文化遗址,说明我们的先民们曾在这片古...

作者:出版时间:2011年05月
关键词: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