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国外智库看减贫
【世界银行】调整后的家庭调查如何影响国家和国际贫困线
How Improved Household Surveys Influence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Poverty Lines
来源:世界银行
编辑:wangximing
作者:Daniel Gerszon Mahler,Elizabeth Foster,Samuel Ko
内容时间:2025-05-24

【文章框架】

文章首先说明大多数国家依赖家庭调查来衡量贫困,强调调查问卷设计(如回忆期、消费品类别细致程度、耐用品与自住房的价值估算)对消费数据有重大影响。随后,文章指出在12个国家中,改进后的调查使家庭平均消费增加约46%,但由于国家贫困线也平均上调约50%,因此国家贫困率变化有限;而国际贫困线(固定不变)下,消费增加直接导致国际贫困率大幅下降,有些国家甚至降幅超过一半。最后,文章警示,应谨慎分析国际贫困率的时间趋势,鼓励国家在改进调查时,采取样本并行旧指标或采用估算模型以保持可比性。

【观点摘要】

1.家庭调查方法对贫困测量结果影响巨大。若在调查设计中对消费品类和估算方法的细微调整,就可能导致人均消费水平大幅上升或下降。这表明,贫困率不仅是经济表现的反映,也受统计方法强烈影响。

2.改进后的调查更接近真实,但提高了贫困线基准。在12个国家中,改进调查使家庭平均消费增加46%,但与此同时,国家贫困线也平均提高50%。因此,国家贫困率变化不大。这说明,贫困测量的“真实度”提升了,但统计口径的变化会掩盖数据表面上的改善。

3.国际贫困线下的贫困率大幅下降可能误导趋势。国际贫困线(2.15美元/天)是固定的,因此消费上升直接降低了贫困率。例如,几内亚比绍的国际贫困率从67% 降至22%。这类大幅下降并非真实减贫,而是调查方法改进所致。

4.平衡准确性与可比性是政策关键。虽然改进调查能提供更准确的贫困测量,但若与历史数据缺乏可比性,可能误导趋势判断。各国需要在精确度与连续性之间找到平衡,并通过并行样本或模型推断方式来维持时间序列的一致性。

【作者简介】

Daniel Gerszon Mahler,世界银行发展数据组高级经济学家。

Elizabeth Foster,世界银行经济学家,长期致力于家庭调查设计与数据质量改进,参与贫困与不平等监测项目,支持各国统计系统提升能力。

Samuel Kofi Tetteh Baah,世界银行全球贫困与不平等数据团队经济学家,专注于贫困测量方法、数据一致性与跨国比较研究,在推动改进家庭调查方法以支持政策制定方面有实践经验。


原文地址:https://blogs.worldbank.org/en/opendata/how-improved-household-surveys-influence-national-and-internatio
发布时间:2025-09-24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