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框架】
首先,文章指出数据透明与可用性在衡量和缓解贫困中的关键作用,强调后疫情时代中东和北非地区家庭预算调查覆盖率的显著提升。随后,文章分析数据改进的动因,包括国家统计机构的努力与世界银行的技术援助,并分析该地区在3种国际贫困标准下的贫困率走势,对埃及、伊朗、叙利亚、也门等重点国家进行案例分析。最后,文章呼吁持续支持家庭调查与数据公开,以保障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观点摘要】
1.中东和北非地区家庭预算调查数据覆盖率显著提升。疫情初期,该地区的数据覆盖率仅为28.7%,远低于全球平均,严重限制了政策分析与贫困监测。随着埃及、伊朗、伊拉克、黎巴嫩、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等最新数据纳入,覆盖率提升到67.4%,大幅提升了区域数据代表性,使得该地区的数据覆盖率能够逐步接近全球平均水平。这一变化意味着,政策制定者终于可以在后疫情时代更准确地评估贫困趋势和干预措施效果。
2.多项贫困线均显示中东和北非地区贫困水平上升。通过三条贫困线的对比分析可见,该地区的贫困问题在过去十多年里持续恶化:极端贫困率从2010年的4%增至至2021年的8.6%,预计2025年将达9.4%;按4.2美元/日标准衡量的贫困率也从11.7%升至15%以上;即便在较宽松的8.3美元/日标准的下,近一半人口仍处于贫困状态。这说明,无论从哪个贫困标准来测量,该地区的贫困群体都在扩大,而全球其他地区的贫困率却在下降,凸显出该地区的特殊脆弱性。
3.冲突和经济危机是加剧中东和北非地区贫困的核心原因。叙利亚和也门的长期内战使大批人口陷入极端贫困,成为地区贫困率上升的主要推手;埃及因2016年货币贬值和随后的高通胀,导致数百万家庭生活水平下降,直到2021年才恢复到2015年的水平;伊朗在2017~2019年遭遇经济制裁与通胀冲击,贫困率大幅上升,但自2020年后通过工资增长、自雇收入增加以及一次性社会转移支付,出现短期缓解。这些国家案例说明,冲突和宏观经济危机是该地区贫困走势的决定性因素。
4.数据可用性的改善是政策制定转变的基础。中东和北非地区在贫困测量上的进步并非偶然,而是统计机构坚持开展家庭调查、世界银行提供技术援助与跨国经验交流共同推动的结果。例如,2024年的“加速数据研讨会”汇聚了来自10个国家的31位统计专家,强化了区域合作与能力建设。更完整的数据不仅提升了贫困预估的可信度,也为各国政府科学制定社会保护、减贫计划和应对危机政策提供了依据。因此,文章呼吁持续扩大数据公开与国际合作,以确保贫困测量和政策干预的可持续性。
【作者简介】
Aziz Atamanov,世界银行减贫全球实践局高级经济学家。
Laura Moreno Herrera,世界银行高级数据科学家,减贫与公平全球实践局下的中东和北非贫困数据实验室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