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目前,全球广泛使用的测量贫困的标准分为三类: 收入标准、人类发展指数、多维贫困指数。本文系统地介绍这三类标准,并分析根据这三类标准测算出的全球贫困状况。
教育既是现代国家必须由政府提供的一项公共产品,也是每个公民应该享有的一项权利,对教育权利的尊重与维护是公民实现自身发展的重要保证。根据社会中不同个体的发展需求,教育权利可以包括获得教育、获得高质量教育以及获得差别性教育这样几个从一般到特殊的构成要素。经过上一个十年的综合扶贫开发,贫困地区人口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在“机会平等”的意义上得到一定保障,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率、巩固率...
贫困是对生存权和发展权的侵犯。中国农村的最大人权问题是大量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通过强有力的扶贫行动,使2.5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通过由政府主导扶贫事业、实行开发式扶贫和集中解决贫困地区贫困问题,中国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有中国特色的减缓农村贫困道路。尽管如此,中国减缓农村贫困仍然面临严峻挑战。
自然灾害是自然界中发生的异常现象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调查的结果表明:自然灾害是大量返贫的主要原因,2003年的绝对贫困人口中有71.2%是当年返贫人口。在当年返贫农户中,有55%的农户当年遭遇自然灾害,有16.5%的农户当年遭受减产五成以上的自然灾害,其中42%的农户连续两年遭受自然灾害。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包括四川、云南和贵州三省及重庆市的...
汶川地震以后, 中国政府明确提出要将恢复重建与扶贫开发结合起来。《总体规划》将“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确定为灾后恢复重建的基本原则,强调灾后恢复重建要着眼长远努力提高灾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
缓解和消除绝对贫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的紧迫任务。而要达至这一目标,首要且基础性的工作,应是弄清当前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结构。
从1978年开始,中国政府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扶贫工作,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已经有将近2.5亿的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到2007年,农村的绝对贫困人口只剩下约2000万。许多国际机构对中国扶贫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世界银行的统计数字更表明,正是由于中国贫困人口的迅速减少,才扭转了世界贫困人口上升的趋势。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国际社会做出了千年承诺,要迅速减少世界上的贫困人口...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发现贫困的机制,分析贫困和反贫困在各个层面是如何发生的。即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的流动对于他们的家庭、所在地区和本人产生了哪些影响?这种影响与不平等的关系是什么?这样的研究目的决定了我们的研究主要是定性的,而且力求自下而上的视角。以下本文将根据农村家庭、农村社区和流动者群体等层面描述我们的观察和研究,并做出相应的分析。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