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传统村落的众多物质与非物质类习俗反映了一定时期村落原住居民的生活习尚和行为规范。当下传统村落中的物质与非物质类习俗出现诸多变异现象,不同村落中同类习俗变异各不相同,其产生变异的因素多样。对当下传统村落习俗应从多维度进行保护与传承,尽可能保留其原真性,抓住村落习俗文化的特色进行全面、彻底、系统的保护和传承。
本文将从实证分析的角度研究西部贫困山区农户的生计选择情况。当前我国农村居民相对贫困的问题日益凸显,需要从多个角度对西部山区农户的贫困状况进行评估和测量。因此,本文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说明了本书实证研究所主要依托的两次农村入户调查的背景和调查情况;第二,研究了安康农户的生计选择;第三,研究了农户多维贫困的测度方法。
自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减贫形势变化,中国农村反贫困战略发生了三次大的转折。第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从过去实施以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增长,以经济增长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主并辅以适当救济的反贫困战略,转变为逐步建立起以公共治理为主体的开发式扶贫治理结构,实行促进贫困人口集中的贫困县经济社会发展,从而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反贫困...
本文在回顾国际多维贫困测度实践、比较主要多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经济贫困、人类贫困、信息贫困和生态贫困4个维度共51个指标的连片特困区多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并对各指标的考核办法进行了详细说明,为定量测度连片特困区多维贫困奠定了基础。
本文在回顾为数不多的连片特困区多维贫困与自我发展能力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应用第七、八章所构建的多维贫困测度与自我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探索性地创建了一套连片特困区多维贫困测度与自我发展能力评价方法。进一步地,本文以武陵山片区为例,分别从片区整体层面、分片区层面和县市区层面以及2003、2007和2011年三个时间截面对其多维贫困 和自我发展能力进行了测度和评价,并对贫困的...
本文对多维贫困的理论和测量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文献综述。多维贫困测量比传统的以收入定义和测量贫困更能准确地反映贫困人口的福利被剥夺情况。本书将资产作为一个重要维度纳入多维贫困分析框架,并利用AF多维贫困测量方法,以及2009年 “中营养与健康调查” 数据,对中国城市和农村家庭的多维贫困进行了测量。
本文旨在探讨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之间的内在理论关系,并使用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NHS)数据和统计分析以及Logit模型,重点分析了收入贫困与多维度贫困的关联和差异。在总结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把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的关系归纳为:贫困是人类基本能力缺失的结果,而不仅仅是收入不足;既存在货币收入方面的贫困,也存在非货币收入方面的贫困;收入贫困线很好地捕获了贫困的货币...
从多维贫困的视角衡量流动妇女的贫困问题可以发现,用国家农村扶贫标准来测量流动妇女收入贫困,样本群体完全脱贫;但用北京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作为贫困标准,收入贫困发生率为0.44%。用收入、教育、健康、生活水平4个维度测量的MPI-I表明,家庭服务业流动妇女生活水平维度最为贫困,然后依次为教育培训、健康、收入。这表明,在客观的贫困维度面,流动妇女最需提高的是生活水平。...
这项研究使用了多维儿童贫困的理论框架,根据儿童权利的各个方面,设计了儿童生存权、健康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等维度。调查获得了7936名儿童的数据,大多数儿童的生存权利和得到父母照料的权利能得到很好的保障,但是,还有约9%的孩子不能每天和家长一起吃至少一顿饭。少数儿童面对一些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的问题,如有5.44%的儿童没有上户口,这个比例在四川高达10.72%。而...
本文基于对五省儿童福利示范区的调查,构建了由生存、健康、保护、发展和参与五维度组成的中国儿童多维贫困指数。 分析表明,14.29%的儿童处于多维贫困状态,他们平均在37.62%的维度上贫困,中国五省(区)儿童多维贫困指数为0.054。
相对贫困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